【 研討會規劃 】
114年〔跨領域學術/實務研討會〕
主題: 【少年感,舞動跨領域藝術陪伴的吉光片羽!】
♦ 實體教室 + ►線上直播
舉辦|中國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
召集|社團法人台灣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學會(JCA)
企劃|徐玟玲
課程|中國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青田/大安分部 + 線上Google Meet 同步
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55號3樓
◆ 場A:跨領域專家論壇|(4.5h)
2025.06.21(六)13:00-17:50 (►場A連結)
◆ 場B:全息手繪工作坊|(4.5h)
2025.06.22(日)13:00-17:50 (►場B連結)
◆ 場C:視覺日記個案發表會|(4.5h)
2025.06.22(日)13:00-17:50 (►場C連結)
◆ 場D:藝術陪伴倫理案例反響與綜合討論會(僅線上)|(6h)
2025.06.25~27(三~五)19:50-21:50 (►場D連結)

■ 關於少年感
「少年」指的是12-17歲年齡段的男孩和女孩;而「少年感」則形容生命力年輕、有活力的人。
我們一起從藝術X榮格X中醫看見藝術陪伴的生命力與安全感,並啟發彼此!
■ 關於藝術陪伴
藝術陪伴(Art Accompanying)是運用藝術工作來促進個人身心健康的陪伴方法,常見的型態包括繪畫、雕塑與建築、園藝、飲食手作、編織、攝影、舞蹈、音樂和戲劇等,能陪伴我們體驗創作過程中的感受並表達情緒和思想,或釋放壓力和焦慮,或捕捉內心世界並反思和理解自己的情感,或改變不良行為並增強自信心等。藝術陪伴者須根據個別的需求和目標,來規劃適合的藝術活動,同時也須要維護陪伴上的倫理,來確保在場每個人的身心安適。
■ 研討會由四場不同形態的組構,看見少年感生命力
◇跨域專家論壇:少年感身心的安居樂活!
◇全息手繪工作坊:啟動少年感的無盡陪伴!
◇視覺日記個案發表會:與少年感同在!
◇藝術陪伴倫理案例反響與綜合討論會:維護少年感的平安!
■ 研討會召集
台灣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學會(Taiwan Jungian Chinese Medicine-Based Art Healing Association,簡稱JCA)匯集榮格心理學、漢方醫學、金繕藝術心理學相關人才,整合跨域知能,以創新發展本土之藝術心繕資源。研發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實務方案及學術產品,推廣有益社會、企業與民眾身心健康的藝術調理活動與服務。
(觀看更多 JCA介紹 - 連結)
■ 研討會 ( 場A;場B;場C;場D ) - 研討會資訊 & 報名表單 [google 表單] (►連結)
----------------------------------------#
■【少年感,舞動榮格x藝術x中醫的吉光片羽!▏[免費] 研討會行前座談會】
● 4/24(四)pm7:50~9:30 ► [免費] 100分鐘 - 線上直播
● 免費報名 [google 表單] (►連結)
----------------------------------------#
【◆ 場A ◆ 跨領域專家論壇 ▎少年感身心的安居樂活!】

【 場A| 6/21(六) 13:00-17:50 專家論壇(要旨) 】
醫學專家,把身體臟腑比作房子,食物是維護其良好狀態的建材;
建築設計者,把建物比作身心居所,設計和佈局牽動其生活方式;
心理學者,把身體建物比作心家,心理功能賦予安全穩固的機制;
藝術家,把心家充滿情感和思想,以創作薰陶其靈魂和發現意義。
身體、心靈和居住環境的整體健康,須取決於多個方面的協調與平衡,來保證心靈的安全與穩定。同時,藝術的熏陶和情感的流動,使其更為充實豐富和有意義。如何使這些元素恰好地融合,來享受到和諧與幸福的生活?
我們邀請來自藝術、榮格、建物、中醫四領域的專家,從周杰倫演唱的表達性影音《爺爺泡的茶》、《本草綱目》中所流露的「少年感」生命力線索,來聊聊〈我們身心裡的日常自在–陽中有陰〉、〈我們身心裡的天賦潛能–陰中有陽〉,並交流〈藝術表達中的腦、心、腸,兩極調和〉的整體觀,不但生動活潑地揭開藝術陪伴的「存在」與「轉化層次,也深入其「理解」與「溝通」層次。
大家一起探索藝術、榮格、建物、中醫四方交流下的少年感!
【 場A| 專家論壇|主持人、與談人、發表人分享(摘要) 】
●少年感聚焦議題:
#榮格認為東方文明的徵兆是重視生命中使陰陽二力中和的驅力!
#醫學專家,把身體臟腑比作房子,食物是維護其良好狀態的建材;
#建築設計者,把建物比作身心居所,設計和佈局牽動其生活方式;
#心理學者,把身體建物比作心家,心理功能賦予安全穩固的機制;
#藝術家,把心家充滿情感和思想,以創作薰陶其靈魂和發現意義。
#榮格#中醫#建築#藝術跨領域的陰陽中和!
●場A 分享摘要 ▍主持人 ◆徐玟玲
從周杰倫的《本草綱目》與《爺爺泡的茶》兩支影音,會觀看到黑白二種世界的活力,黑與白又各有陰陽能量在其中。關於抽象的兩極能量,我們保持好奇,並有意識地看到有疑慮的兩面,願意忍耐未知地接受尚無解答的狀態,等候榮格標示的生命將主動趨向整合的現象發生: 對立面移動到一個共同的管道。克服了僵持的局面,生命帶著新的力量,可以朝著新的目標繼續流動了……論斷與對照雙方一起塑造新的材料,在這個塑造過程中,對立面合而為一,形成象徵。 (原文:Jung,1921/1990。引自Nora Swan-Foster原著,丁凡譯,2022。)
我想起以前同時營運兒童畫室和室內設計的兩面心態。畫室是成全內心想實踐自我表達性藝術觀的衝動,只期待認同的人前來。室內設計則是隨著有緣人上門來說的需求,放間傾聽需求,然後把自己設想為對方,揣摩在他的間間裡以他的身體感走動、以他的美感想像室內材質與品味。兩者看似左右開攻,最終卻成為促成我個人內在完整發展的重要旅程。
各種藝術型態,皆是對立面合而為一而形成象徵的絕佳舞台!覺察「象徵」與「身體」的關係,我們逐漸探索到抽象的兩極能量,原來安好在身體的各部分裡面!將前來論壇交流的專家們也都帶著自身珍貴的經驗來分享!
克峰是藝術家/建築設計者的雙重身分,他說:畫圖,畫爽的,像是一個靜止狀態的修行;建築物是一個人的生命的隱喻,可能是一個極大化的符號外衣。他在文采生動的摘要中進一步分享的內容,實在是身體X光的經典,最後一段尤其是迸現身心全貌!只是他對天堂與地獄的指認方式, 與一般信仰上的期待互相顛倒,等待我們在論壇中交流。
亞臻是藝術家/企業領頭者的雙重身分,我們讀她分享的各種居家藝術工作,會想像到許多身體動作帶動大腦愉悅的一己安居畫面!再讀到後面,咦,彷彿心理實務工作者!她說:「經營管理就是整天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啊,創作幫助超大的!」人家都說當老闆的是孤獨的,亞臻卻把媒材及圖像的溝通心得運用為職場心法,是論壇裡的一帖秘笈啊!
邑穎是提倡身心共治的診間中醫生,也積極推廣民間身心共振養生法,她說:「五臟就像五個抽屜,裡面裝滿相關的情志與身體結構訊息,只要拉開抽屜,就會看到情志與身體共居於一臟,並且相互共振。」她還與榮格一致地以「樹」作為一個人身心存在的象徵,說復原的過程宛如一顆撐過冬天來到了春天的種子,生命力再現萌芽。我們一同來感悟身心共振的平衡之道吧!
▍場A 與談專家 ◆沈邑穎
看似古老的中醫,其實是一直貼近社會脈動,無論社會如何轉變,都可以看到中醫的身影,因為中醫是活生生的醫學,融合了來自於生活的經驗,人世間的智慧,宇宙的知識...等等,包羅萬象。中醫與西醫有個根本差異,在於中醫是以植物的概念來看待人體,而西方醫學是以動物的角空來看待人體。
然,從植物角空來看人體的中醫學,以及中醫特有的陰陽觀與五行/五色/五味觀,各個元素可獨立存在,也能互相交流共振,產生新的型態,這何嘗不也是人體的藝術創作呢?此外,人體皮脈肉筋骨這五種外在物質,其結構也是一種建築美學,著重各個組織之間的對稱與張力平衡,建築中可見中醫,中醫也可見建築。
透過中醫與藝術/建築的交流,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動靜之間皆能產生新的元素與驚喜!
▍場A 與談專家 ◆劉克峰
。來回之間〔劉克峰〕:
性格與表現內外分離,思考方法兩邊,創意表達繪畫與建築好像是不一樣的腦袋 。所以畫圖、做設計、找創意總會在幾個不同方向亂闖,最終通過身體是一個出口,產出製作。身體內外的生理與心理的,有些不同方向拉扯與矛盾。
。自畫像的進程:
自畫像是身體與不安恐懼憂鬱內心的反芻,是人與動物性的來回之間。又是自我實驗的最佳題材。而且媒材的選擇,也是反應身處現實世界的經驗,有沒有尺空的數位工具如小畫家軟體,手機上畫出來的,或是20F,100F的油畫等等都可以。
。畫一棵樹的方式:
受到建築圖學訓練,在畫素描的方式就放棄寫意筆觸的勾勒。一棵樹,就是把葉片一片片都實在畫出來。如果是面對磚砌的或石頭砌成建築,在畫其外觀也是每個磚頭都一一畫出來。
。建築的夢:《1個房間的樓》:
那是一個一輩子努力後所擁有的財產,整棟樓只有ㄧ個房間,房間在樓的最高處。孤獨的愛走樓梯人,每天會有一次下樓梯走出房間門,然後再走樓梯爬回他的天堂。他的一樓有一個很長的泳池,池內有一隻櫻桃谷來的黃嘴鴨,還有一隻紅蜻蜓,鴨子每天努力追逐企圖想吃掉紅蜻蜓。泳池主要用來走路與復健治療的。走出來的時候,彷彿離開天堂的房間,往下走走往下,下這種45空的樓梯,每一踏步都辛苦,都如去進入地獄的一般蒸汗。這個房間在第十七層的位置。
▍場A 與談專家 ◆劉亞臻
創作陪伴生活,在生活中活成藝術家!
創作不僅是畫布油彩蠟筆,也可以是做菜擺盤、縫紉、編織、園藝,文字…..
創作也可以是我們每天的穿著、讓圍巾帽子首飾成為創作自己的媒材。
我跟手邊的各類媒材成為知己玩伴,玩樂過程帶來的愉悅的私密與上癮,會想要不斷探索更多可能性,並在日常裡敏銳地尋找屬於自己的靈感,試圖讓媒材的內容豐富累積,這是屬於自己的寶藏。
在創作上我傾向純真坦白,以自我象徵的圖像或文字作為梳理日常中不如意的驚慌或是厭惡或是美麗的一種儀式。
這樣的儀式練習久了,漸漸也移植到關係溝通的處理,每次解密關係的心情,如同創作不斷尋找媒合的機會,再由關係的故事反饋回到創作。
----------------------------------------#
【 場A| 專家論壇|主持人、與談人、發表人(簡介) 】
▌徐玟玲—
•教育部授證助理教授/藝術治療師。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博士。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藝術治療碩士。 《榮格取向藝術遇療》等書作者。
•工作簡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等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杏羽藝術療癒研究室主持人;李政洋身心診所藝術治療師;中國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專訓講師;董氏基金會等非營利機構工作坊主持人;故宮博物院等美術館、國立中正紀念堂、大學諮商中心與各級校園、心理健康相關政府機構、各類企業之講座講師;國藝會及國家文薈獎評審等。社團法人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學會(JCA)創會理事長。
▌沈邑穎—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考試院中醫師考試及格授證中醫師。《經絡解密系列》等書作者。
•工作簡歷: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住院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主治醫師、關山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長於古典針灸派、頭面五官科、眩暈、心肺胸腔疾病、肝膽脾胃功能障礙、婦科疾病各類腦部脊椎疾病、老化性疾病、中醫經絡健康檢查、預防醫學、助孕助產,及各項手術、放療、化療之前/後調理照護。參與許多專門領域或跨域講座,以致力於中醫推廣。
▌劉克峯—
•創創設計總監。東海大學建築博士。
•2025創作自述:「有一天夢到貓在床上看道德經」每天我總是回到我自己到一個奇特的夢境,在夢裡面,要整理我自己過往每一個夢的盒子。讀夢不是要做甚麼,讀夢不是喝水越多,越能夠解渴。是一種特殊逆反的經驗,讀夢像喝苦瓜汁,是越喝越苦也越渴。夢的內容是一種形式,不同的虛脫,看的到摸不到。越是讀夢越在體內膨脹,一直到嘔吐。可能是對圍繞周身的世界,產生一種深重的不安感,只好作嘔。我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尋找遺失的、不在的自己。透過事物的觀察,撫過去體現自我。自己擁有絕對的自由,身體是自己的,吐出來的藍色、紅色,也是自己的延伸。嘔吐感覺。是創作者把內心的感情、世界都吐出來。但是開心的吐出來,吞下去傷心事,當罵人時候抿嘴巴。
▌劉亞臻—
•Sherry Liu。格來得捲門董事長。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Visual Arts學士。
•藝術簡歷:個展|太平洋文化基金會、The little booktree - Bangalow, NSW, Australia、Gallery 159, Brisbane, QLD, Australia、Urban Core Café & Bookshelf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Redland Art Gallery, Capalaba, Australia。聯展|美國文化中心、 Brisbane North Institute of TAFE、北風藝廊、台中飯店藝術博覽會、田園城市藝文間間、台南新心藝術、內湖藝享藝廊、台中黑白切藝文間間、台中Z書房、107藝廊。
----------------------------------------#
【 ◇後記:為什麼周杰倫? 】
為什麼周杰倫?
113年有一波現象級的集體表達性音樂盛會!四十五歲的周杰倫,有完滿的家庭並成為幸福慈祥的三寶爹,他和他青春時鋒芒四射的畫面有點不一樣了…,但是,「少年感」還在,也興許是這少年感,牽動跨世代歌迷來心動地唱著他的歌彷彿唱著每個人自己心底的歌,使他20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
周杰倫的少年感,是帶著「狂」的少年意氣,即使有長年為人詬病的咬字不清,他就是能用獨特唱腔和寓意,十分自信地讓歌迷愛不釋手,他說「我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很多元,什麼歌都能寫。」「我是一個貪心的藝術家,一切,全部都給你們了」。
但他身邊的人說:「他絕對不會讓你知道他到底在家苦練了多久!」
少年感周杰倫的長紅現象,不禁讓人這種「少年感」,與形容青少年叛現象的「中二病」或被榮格心理學者討論的「永恆少年」,有什麼同與不同?
「少年感」如何能不受突破困境與自卑而高飛、又免於在高處被太陽熔化想像之翅而墜落,甚至推動人生朝向成熟的個體化之旅?
相信,身心陰陽調和的整體平衡是必要的條件,「平衡」也是通行於藝術、建築、榮格、中醫等各領域的王道。
因而,研討會首日的論壇希望藉由周杰倫的影音《爺爺泡的茶》、《本草綱目》中所流露的具象化「少年感」線索,邀請跨領域專家從多元視角聊聊:
藝術表達如何能促進個人身心的陰陽調和、渡過少年「中二期」、中年「類中二期」,超越「永恆少年」,使整體生命保持平安的活力;繼而交流藝術X榮格X中醫共同守護少年感的前景。
*註
《爺爺泡的茶》:收錄於『八度空間』專輯2002年7月18日。演唱:周杰倫(Jay Chou)。作詞:方文山。作 曲:周杰倫。
影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PjnubLRN0
《本草綱目》收錄於『依然范特西』專輯2006/09/05。:演唱:周杰倫(Jay Chou)作詞:方文山。作曲:周杰倫。
影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CD06hC1KGU
----------------------------------------#

【研討會內容相關說明之報導】
場A ●跨域專家論壇:少年感身心的安居樂活!
報導一:https://reurl.cc/nqGLX6(<跨域藝術陪伴四層次>JCA官方fb)
報導二:https://reurl.cc/V0Gm7n(<場A發表人摘要分享>JCA官方fb)
報導三:https://reurl.cc/o8zDVq(<紅色的和諧>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場B ●全息手繪創作工作坊:啟動少年感的無盡陪伴!
報導一:https://reurl.cc/Y4A8E0(<全息放鬆呼吸>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報導二:https://reurl.cc/OYq9W3(<場B發表人摘要分享>JCA官方fb)
報導三:https://reurl.cc/6jrm76(<求雨人的全息象徵>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報導四:https://reurl.cc/yR18j2(<賞讀窗邊的玫瑰>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場C ●視覺日記個案發表會:與少年感同在!
報導一:https://reurl.cc/dQrdqk(<場C發表人摘要分享>JCA官方fb)
報導二:https://reurl.cc/M6lRyL(<視覺日記的意義>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報導三:https://reurl.cc/RY1xDG(<賞讀藍窗裡的視覺日記>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場D ●藝術陪伴倫理案例反響與綜合討論會:維護少年感的平安!
報導一:https://reurl.cc/2KgpVa(<藝術陪伴倫理議題>JCA官方fb)
報導二:https://reurl.cc/7Kogx5(<場D發表人摘要分享>JCA官方fb)
報導三:https://reurl.cc/2Kg5br(<賞讀伊卡洛斯裡的藝術陪伴倫理>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
【 適合對象 】
1. 練習過陪伴的非助人工作者
2. 追尋成長的專業助人工作者
3. 心理健康相關工作者;社區藝術陪伴工作者;藝術教育工作者
4. 對跨領域學術/實務研討會【少年感,舞動跨領域藝術陪伴的吉光片羽!】 內涵有興趣的一般成人
----------------------------------------#
【 學費優惠 】
※線上購課享95折
※文大推廣之舊生 與 兩人以上同報可享9折 (適用電話購課、臨櫃繳費)。
----------------------------------------#
【 備註 】
一、主辦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二、本課程為研討會無頒發文大推廣部結業證書
三、此為 ♦ 實體教室 + ►線上直播 同步進行
四、線上直播使用 GoogleMeet 會議軟體
五、實體上課教室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55號3樓
☎ 課程洽詢:02-2700-5858 #1(文大服務櫃台) #8616 (10:00-19:00 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