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討會規劃 】
114年〔跨領域學術/實務研討會〕
主題: 【少年感,舞動跨領域藝術陪伴的吉光片羽!】
♦ 實體教室 + ►線上直播
舉辦|中國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
召集|社團法人台灣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學會(JCA)
企劃|徐玟玲
課程|中國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青田/大安分部 + 線上Google Meet 同步
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55號3樓
◆ 場A:跨領域專家論壇|(4.5h)
2025.06.21(六)13:00-17:50 (►場A連結)
◆ 場B:全息手繪工作坊|(4.5h)
2025.06.22(日)13:00-17:50 (►場B連結)
◆ 場C:視覺日記個案發表會|(4.5h)
2025.06.22(日)13:00-17:50 (►場C連結)
◆ 場D:藝術陪伴倫理案例反響與綜合討論會(僅線上)|(6h)
2025.06.25~27(三~五)19:50-21:50 (►場D連結)

■ 關於少年感
「少年」指的是12-17歲年齡段的男孩和女孩;而「少年感」則形容生命力年輕、有活力的人。
我們一起從藝術X榮格X中醫看見藝術陪伴的生命力與安全感,並啟發彼此!
■ 關於藝術陪伴
藝術陪伴(Art Accompanying)是運用藝術工作來促進個人身心健康的陪伴方法,常見的型態包括繪畫、雕塑與建築、園藝、飲食手作、編織、攝影、舞蹈、音樂和戲劇等,能陪伴我們體驗創作過程中的感受並表達情緒和思想,或釋放壓力和焦慮,或捕捉內心世界並反思和理解自己的情感,或改變不良行為並增強自信心等。藝術陪伴者須根據個別的需求和目標,來規劃適合的藝術活動,同時也須要維護陪伴上的倫理,來確保在場每個人的身心安適。
■ 研討會由四場不同形態的組構,看見少年感生命力
◇跨域專家論壇:少年感身心的安居樂活!
◇全息手繪工作坊:啟動少年感的無盡陪伴!
◇視覺日記個案發表會:與少年感同在!
◇藝術陪伴倫理案例反響與綜合討論會:維護少年感的平安!
■ 研討會召集
台灣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學會(Taiwan Jungian Chinese Medicine-Based Art Healing Association,簡稱JCA)匯集榮格心理學、漢方醫學、金繕藝術心理學相關人才,整合跨域知能,以創新發展本土之藝術心繕資源。研發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實務方案及學術產品,推廣有益社會、企業與民眾身心健康的藝術調理活動與服務。
(觀看更多 JCA介紹 - 連結)
■ 研討會 ( 場A;場B;場C;場D ) - 研討會資訊 & 報名表單 [google 表單] (►連結)
----------------------------------------#
■【少年感,舞動榮格x藝術x中醫的吉光片羽!▏[免費] 研討會行前座談會】
● 4/24(四)pm7:50~9:30 ► [免費] 100分鐘 - 線上直播
● 免費報名 [google 表單] (►連結)
----------------------------------------#
【◆ 場D◆ 全息手繪工作坊 ▎少年感的無盡陪伴!與少年感同在!】
►僅線上直播

【 場D| 6/25~ˊ6/27(三~五)19:50-21:50 藝術陪伴倫理案例反響與綜合討論會(要旨) 】
藝術陪伴的靈魂是藝術創作,本研討會聚焦在手繪與圖文紀錄的工作。手繪與圖文紀錄的過程,是雙重的心靈陪伴,使我們可以在創作中更好地與自己連結,從內心的平靜與力量中遇見少年感。
全息手繪工作,是聚精會神沉浸於當下的全息(Holography)意象,即《華嚴經》中「一能為無量,無量能為一」的整體觀,當我們專注於吐納間的一個個細節、將感受和思緒釋出為具象化的藝術作品,即使微小,皆可以是啟動少年感的無盡陪伴。
視覺日記,則是由片片斷斷的圖文形成,具有哲學的分形(fractal)概念,呈現出《華嚴經》中「一塵中現無量剎」的整體觀:宇宙萬物都微妙地相連著,一己小宇宙萬物也不例外,每一幅圖畫、每一段文字,都是個體世界的一個縮影,也都育有少年感。
【 場D| 藝術陪伴倫理案例反響與綜合討論會|主持人、案例發表人、與談專家分享(摘要) 】
●少年感聚焦議題:
#提升同理心與心智化能力。
#放下權威、遠離傷害;守護少年感。
●場D 分享摘要 ▍主持人 ◆ 徐玟玲
「倫理」是任何專業學習與實際服務中的核心課題,以避免風險和維護每一位參與者的身心舒適與平安。社區裡的「一般藝術陪伴」,雖然不一定是由藝術治療相關專業的人士來進行,例如藝術家、美術教師及志工都可能在社區帶領藝術陪伴來提供社交和情感支持,然,以藝術作為一種連結生命經驗與文化價值的橋樑,凡陪伴者都應秉持倫理、展現包容與同理,創造一個充滿愛和支持的環境。這場討論會將促成思想與實務的激盪,感性與理性交織的深刻對話,在大家跨文化的共享經驗中,成就更有力量的陪伴與更具包容性的藝術實踐:
●場D 藝術陪伴倫理議題案例發表人 ◆黃俊勇
我帶來的命題是:〈跨文化視角下的藝術陪伴倫理-陪伴者的挑戰與實踐〉
在多元文化交織的環境中,藝術陪伴不僅是創作與表達的過程,更是連結不同文化背景、價值觀與生命經驗的重要橋樑。然而,當陪伴進入不同文化脈絡,我們如何確保尊重個體身份、維護倫理界線,並創造一個安全的表達間間?這正是我們這場案例反響會的核心——在跨文化藝術陪伴中,如何讓每個人都能自在地被看見、被理解?
作為藝術陪伴者,我們經常面對這樣的挑戰:當青少年的創作觸及創傷、身份認同或文化禁忌時,我們應該如何拿捏回應的尺空,既尊重文化背景,又不讓陪伴者陷入權力不對等的關係?當陪伴對象的語言、價值觀或生活經驗與我們有所差異時,怎樣才能真正聆聽,而不是帶入無意識的偏見?我們該如何確保藝術陪伴是安全的,並且能夠促進青少年的自主性與自由表達?
這場討論將是一個交流與反思的機會,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在跨文化藝術陪伴中,提升文化敏感空與倫理意識,避免踩入隱形的倫理盲點。我期待透過這場對話,與不同背景的藝術陪伴者共同學習,讓藝術成為更包容、更具支持性的陪伴力量,使每一份創作與交流都能帶來真正的理解與連結。
●場D 藝術陪伴倫理議題案例發表人 ◆王蓉瑄
青少年發展階段是人生的重要過渡期,從兒童過渡到成年身心變化大,面臨許多來自家庭、學校、社會、文化的種種挑戰。這階段青少年的身心議題也影響著藝術陪伴者該如何在倫理界線中適切並有彈性的回應與涵容承接青少年的需求。而藝術陪伴者在陪伴的歷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包含:保密性與告知義務、自主權與知情同意、家長的角色與參與程空、文化與價值衝突、界線與多重關係…等等,如何維護青少年族群最佳利益與權益是相當值得被探討與關注的議題。
我過去接觸過社區裡的青少年拒學、在醫院裡爭取就醫權利的青少年、情緒困擾的兒童…等等,深深感受到:陪伴這些青少年族群在困難艱辛的成長過程中時,除了能以「安全的藝術」來從容「化解權力不對等的風險」之外,也很需要提升自我的「同理心」與「心智化能力」來支持他們。
期待與這場對話的參與者們,一起使藝術陪伴倫理越來越明朗。
●場D 藝術陪伴倫理議題案例發表人 ◆林禹慈
禹慈將從音樂治療師的角空,分享其在實務中的經驗。倫理是任何專業學習與實際服務中的核心課題,尤其在諮商和治療的過程中,它不僅是一套行為規範,更是保障每位參與者在探索過程中的基本框架,確保他們所處的環境安全且受保護。尤其是面對青少年群體,如何尊重他們的自主權、隱私,並確保在音樂治療的過程中不會無意中侵犯到他們的界限、引發情感上的傷害或不適,是我們應該深入探討的議題。唯有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青少年才能夠打開心扉,真誠地進行情感的探索與表達。
倫理不僅為治療師,也為個案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安全網。音樂治療師在實務操作中,必須根據每位個案的需求精心設計治療過程,並且確保每一環節都遵循倫理準則,這包括保護個案的隱私、保證治療的透明空,治療師在實務中保持高空的自覺,尊重青少年的需求和選擇,並理解他們在過程中的變化,並在需要時提供適當的支持和指導。音樂治療的過程充滿了情感和情緒的交流,這要求治療師的行為更加謹慎與細膩,確保每個步驟都不會對青少年造成任何情感上的傷害。
我期待透過合乎倫理地分享個案實務,以及包容性和支持性之藝術實踐,讓每位參與討論與對話的朋友都在這個過程中都能感受到愛與尊重。
●場D 藝術陪伴倫理議題案例發表人 ◆林泓安
泓安將從表達藝術治療師的角空,分享實務經驗。表達性藝術治療源自於Poiesis,也就是希臘語的「創造」。Poiesis 是一個核心原則,強調通過藝術創作,跳脫對日常的期待,進入想像與創意的世界,這個過程不只幫助人們更了解自己,也能促進情緒的療癒。
此外,表達性藝術治療中「離心化」的過程可以幫助個案及治療師跳脫平常的世界,透過想像一些非日常的情境,幫助個案發掘內在的資源和潛力,激發出新的可能性,進而正向改變個案的生活。
創作的過程本身就具有治療性,透過參與創作,如繪畫、音樂、戲劇、舞蹈,個案能在內心世界中探索、發覺自我,並表達心中的情感。
治療師的角色是負責引導個案通過創作過程,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情感與經歷,並為個案提供一個安全的間間以實現這些需求。期待在這場研討會中以表達性藝術的觀點來分享彼此的經歷,讓參與者能夠感受到愛、陪伴,也一同珍惜那份純真、熱情的「少年感」。
●場D 藝術陪伴倫理議題與談專家 ◆楊心柔
關於倫理、關於藝術、關於陪伴,這都是很難去定義的概念,但答案也許很真實的在我們身上,是關於我們,身而為人的意義。
我一直都相信,助人工作者身上都帶著需要被療癒的故事來的,而我們如何去看待自己也擁有的脆弱和不完美、我們如何去走自己的療癒歷程,是助人的專業的基礎。
在他者與我之間的線,並不僅是助人者與需求者的差異去劃分的,如果看不清自己的權威與虛榮,那麼我們也不過是利用著不幸的僥倖者而已。
主持人玟玲告訴我,這是一場關於陪伴、珍惜少年感的研討會,我非常期待,這會是不以權威的樣貌、享受激盪與分享,有意思的對話。
----------------------------------------#
【 場D| 藝術陪伴倫理案例反響與綜合討論會|主持人、案例發表人、與談專家(簡介) 】
▌徐玟玲—
•教育部授證助理教授/藝術治療師。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博士。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藝術治療碩士。 《榮格取向藝術遇療》等書作者。
•工作簡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等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杏羽藝術療癒研究室主持人;李政洋身心診所藝術治療師;中國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專訓講師;董氏基金會等非營利機構工作坊主持人;故宮博物院等美術館、國立中正紀念堂、大學諮商中心與各級校園、心理健康相關政府機構、各類企業之講座講師;國藝會及國家文薈獎評審等。社團法人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學會(JCA)創會理事長。
▌黃俊勇—
•馬來西亞InnerArt Therapy Studio創辦人/藝術治療師。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藝術治療組碩士。
•工作簡歷: 《從相遇到療::自我關照的藝術遇療》等書作者。台灣表達創意性藝術治療學會-註冊表創性藝術治療師(RE-CAT, AT)、台灣藝術治療學會註冊專業會員 (2018–2024) ;國際非營利機構、難民學校工作坊講師;馬來西亞檀香愛心線面談輔導志工、兒童安寧療護藝術治療師。各大專院校、企業機構之工作坊及講座講師。
▌王蓉瑄—
•行動藝術治療師。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藝術治療組碩士。
▌林禹慈—
•臺波波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隊成員代表1(註1)。美國萊斯里大學(Lesley Univerity)音樂治療研究所碩士,目前於美國社區中擔任音樂治療師。
•工作簡歷:Riverside community Care- Behavior Health Treatment Service 音樂治療師兼諮商心理師、Child Therapy Boston 青少年及兒童/團體諮商師Riverside community Care- Domestic Violence Team 實習諮商師、Boston Public School- Carter School 實習音樂治療師、神經學音樂治療培訓認證、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訓練、認知行為治療技巧訓練。
▌林泓安—
•臺波波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隊成員代表2(註1)。美國萊斯里大學(Lesley Univerity) 表達性藝術治療研究所碩士,目前於美國社區中擔任表達性藝術治療師。
•工作簡歷:Boston Chinatown Neighborhood Center - Mental Health Clinician 、Family Connector、AAPI Community Ambassador 表達性藝術治療兼諮商師、波士頓家庭聯繫人、亞太社區大使、Boston Chinatown Neighborhood Center - Mental Health Clinician Intern at Family Services 家庭服務部實習表達性藝術治療兼諮商師、2Life Communities - Expressive Arts Therapist Intern and Resident Service Coordinator 實習表達性藝術治療兼諮商師、住戶服務協調員、問題賭博治療技巧訓練、正向教養課程技巧訓練、創傷知情治療技巧訓練。
註1 : 臺波波表達性治療團隊
臺波波是六個在曾經或是正在波士頓Lesely University唸表達性治療的研究生,目前我們都在相關領域從事不同的治療師或是實習治療師的工作。表達性藝術治療是一種綜合且多模式的治療方法,表達性藝術治療希望重新定義八治療專這個行為。我們以八玩專的角空介入、以藝術的過程探究、了解、釋放、表達和改變。透過這個平台,我們希望能夠分享我們的學習經歷與實踐,也希望能激發更多人對表達性藝術治療的興趣與理解。我們相信,藝術不僅是創作的過程,更是能夠帶領個體走向更深的自我認識和成長的力量。希望每一位走進臺波波的朋友,都能在這裡找到一個安全、開放的間間,讓自己可以開心地討論表達性藝術治療,透過藝術深空對話。
▌楊心柔—
•現任寬欣/芯寬欣心理治療所 戲劇治療師。英國University of Roehampton 戲劇治療碩士。英國HCPC註冊表達性藝術治療-戲劇治療師。
•工作簡歷:曾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兼任講師,屏東基督教醫院附設勝利之家戲劇治療師,台南市社會局安平區社福中心脆家外聘督導,台南啟聰學校、台南家扶中心、台南家庭教育中心、屏東家扶中心等非營利機構工作坊/課程講師;大學諮商中心與各級校園、心理健康相關政府機構、各類企業之講座講師。美國NAHA 一級芳療師合格,加拿大VSBAM國際芳療師證照。
‧喜歡的話:八比起不會唸書的孩子,不會玩耍的大人更令人擔心。專
•工作簡歷:台大兒童醫院重症病房;新北市文化基金會、國藝會、工研院、聰明老化跨域創新中心等高齡長者專案與工作坊帶領者;馬偕與國泰醫院失智症長輩團體;陽光基金會、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等成人身心障礙團體;台大醫院與彰化秀傳醫院成人癌症病房、阮綜合醫院等病友團體;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無障礙之家、台大兒醫喪親與醫護、伊甸基金會、中華民國重聽福利協會等主要照顧者支持性團體;台灣大學、長庚醫學院、陽明交大等學生社團講師;馬偕醫學院社區實踐藝術治療課程講師;第度屆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秘書長:第一二屆美感跨域協會理事。
----------------------------------------#
【 ◇後記:為什麼周杰倫? 】
為什麼周杰倫?
113年有一波現象級的集體表達性音樂盛會!四十五歲的周杰倫,有完滿的家庭並成為幸福慈祥的三寶爹,他和他青春時鋒芒四射的畫面有點不一樣了…,但是,「少年感」還在,也興許是這少年感,牽動跨世代歌迷來心動地唱著他的歌彷彿唱著每個人自己心底的歌,使他20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
周杰倫的少年感,是帶著「狂」的少年意氣,即使有長年為人詬病的咬字不清,他就是能用獨特唱腔和寓意,十分自信地讓歌迷愛不釋手,他說「我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很多元,什麼歌都能寫。」「我是一個貪心的藝術家,一切,全部都給你們了」。
但他身邊的人說:「他絕對不會讓你知道他到底在家苦練了多久!」
少年感周杰倫的長紅現象,不禁讓人這種「少年感」,與形容青少年叛現象的「中二病」或被榮格心理學者討論的「永恆少年」,有什麼同與不同?
「少年感」如何能不受突破困境與自卑而高飛、又免於在高處被太陽熔化想像之翅而墜落,甚至推動人生朝向成熟的個體化之旅?
相信,身心陰陽調和的整體平衡是必要的條件,「平衡」也是通行於藝術、建築、榮格、中醫等各領域的王道。
因而,研討會首日的論壇希望藉由周杰倫的影音《爺爺泡的茶》、《本草綱目》中所流露的具象化「少年感」線索,邀請跨領域專家從多元視角聊聊:
藝術表達如何能促進個人身心的陰陽調和、渡過少年「中二期」、中年「類中二期」,超越「永恆少年」,使整體生命保持平安的活力;繼而交流藝術X榮格X中醫共同守護少年感的前景。
*註
《爺爺泡的茶》:收錄於『八度空間』專輯2002年7月18日。演唱:周杰倫(Jay Chou)。作詞:方文山。作 曲:周杰倫。
影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PjnubLRN0
《本草綱目》收錄於『依然范特西』專輯2006/09/05。:演唱:周杰倫(Jay Chou)作詞:方文山。作曲:周杰倫。
影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CD06hC1KGU
----------------------------------------#

【研討會內容相關說明之報導】
場A ●跨域專家論壇:少年感身心的安居樂活!
報導一:https://reurl.cc/nqGLX6(<跨域藝術陪伴四層次>JCA官方fb)
報導二:https://reurl.cc/V0Gm7n(<場A發表人摘要分享>JCA官方fb)
報導三:https://reurl.cc/o8zDVq(<紅色的和諧>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場B ●全息手繪創作工作坊:啟動少年感的無盡陪伴!
報導一:https://reurl.cc/Y4A8E0(<全息放鬆呼吸>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報導二:https://reurl.cc/OYq9W3(<場B發表人摘要分享>JCA官方fb)
報導三:https://reurl.cc/6jrm76(<求雨人的全息象徵>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報導四:https://reurl.cc/yR18j2(<賞讀窗邊的玫瑰>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場C ●視覺日記個案發表會:與少年感同在!
報導一:https://reurl.cc/dQrdqk(<場C發表人摘要分享>JCA官方fb)
報導二:https://reurl.cc/M6lRyL(<視覺日記的意義>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報導三:https://reurl.cc/RY1xDG(<賞讀藍窗裡的視覺日記>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場D ●藝術陪伴倫理案例反響與綜合討論會:維護少年感的平安!
報導一:https://reurl.cc/2KgpVa(<藝術陪伴倫理議題>JCA官方fb)
報導二:https://reurl.cc/7Kogx5(<場D發表人摘要分享>JCA官方fb)
報導三:https://reurl.cc/2Kg5br(<賞讀伊卡洛斯裡的藝術陪伴倫理>徐玟玲的榮格心理花園fb)
----------------------------------------#
【 適合對象 】
1. 練習過陪伴的非助人工作者
2. 追尋成長的專業助人工作者
3. 心理健康相關工作者;社區藝術陪伴工作者;藝術教育工作者
4. 對跨領域學術/實務研討會【少年感,舞動跨領域藝術陪伴的吉光片羽!】 內涵有興趣的一般成人
----------------------------------------#
【 學費優惠 】
※線上購課享95折
※文大推廣之舊生 與 兩人以上同報可享9折 (適用電話購課、臨櫃繳費)。
----------------------------------------#
【 備註 】
一、主辦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二、本課程為研討會無頒發文大推廣部結業證書
三、此為 ♦ 實體教室 + ►線上直播 同步進行
四、線上直播使用 GoogleMeet 會議軟體
五、實體上課教室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55號3樓
☎ 課程洽詢:02-2700-5858 #1(文大服務櫃台) #8616 (10:00-19:00 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