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規劃 】
【藝術.榮格.中醫|藝術陪伴】JCA三軌成長/認證專業系列
JCA Art Accompanying(JCAAA)Three-Track Course for Growth/Certification
( ►線上直播課 ) (課程直播使用 Google Meet 會議軟體)
◆ 軌1課程:榮格 x 藝術|積極想像金鑰匙之旅 [2024/12/18~2025/05/21(已開班)]
◆ 軌2課程:榮格 x 藝術 x 中醫|本草食材七情藝術煉金術
◆ 軌3課程:榮格 x 藝術 x 中醫 x 陪伴實務|核心實務研習
(以上三軌課程皆為線上 32小時)

【 課程合作推廣單位 】
◆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 社團法人台灣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學盟(JCA)&JCA小學群
◆ JCA專業發展組成員
◆ 課程課綱與專案規劃|專案說明書撰寫|課務督導 : 徐玟玲
----------------------------------------#
【 課程日期】
從容航行→軌2課程↓
榮格X藝術X中醫|本草食材七情藝術煉金術
【知能講堂】
8/15(五)、8/22(五)、8/28(四)、9/4(四)
9/18(四)、9/25(四)、10/2(四)、10/9(四)
【創作工作坊】
10/23(四)、10/30(四)、11/6(四)、11/13(四)
11/27(四)、12/4(四)、12/11 (四)、12/18(四)
----------------------------------------#
【藝術.榮格.中醫|藝術陪伴】
三軌課程專案介紹


----------------------------------------#
【藝術.榮格.中醫|藝術陪伴】
三軌課程師資簡介
▼ 軌1課程:榮格X藝術|積極想像金鑰匙之旅
[徐玟玲] 藝術學博士/藝術治療、[楊善淳] 榮格取向藝術家、[謝湘蓁] 藝術治療/諮商心理師、[陳奕宇] 藝術治療/諮商心理師。
▼ 軌2課程:榮格X藝術X中醫|本草食材七情藝術煉金術
[沈邑穎] 中醫師、[徐玟玲] 藝術學博士/藝術治療師、[曾心怡] 中醫師。
▼ 軌3課程:榮格X藝術X中醫X陪伴實務|核心實務研習
[鄺文傑] 藝術治療/諮商心理師、[白智偉] 諮商心理師、[徐玟玲] 藝術學博士/藝術治療師。[劉秋固] 藝術學教授、[曾心怡] 中醫師、[黃椿昇] 藝術陪伴教授、[謝育倫] 藝術治療/職能治療師。
----------------------------------------#
【 (軌2課程):榮格X藝術X中醫|本草食材七情藝術煉金術】
課程精隨介紹

■課綱設計者玟玲老師分享理念:
近年來,我在各種藝術課堂中發現,透過藝術學習療癒的需求正逐年增加。有些人純粹是為了照顧自己;有些人希望能用來幫助家人;還有些人希望在助人工作中加入藝術元素。隨著大家逐漸適應「藝術即治療」的直覺式創作方法,他們開始對藝術背後的潛在內涵感到好奇,渴望進一步獲得與心靈對話的能力與素養。
因此,我將榮格的心理學內涵融入藝術工作坊的引導之中。這樣的結合使參與者能顯著跨越「藝術治療僅是塗鴉宣洩」的刻板印象,逐步表達出屬於自己的個人神話,並在創作中展開更豐富的對話。然而,我注意到,這些覺察仍然局限於感知層面,對於情緒與身體之間的深層連結則缺乏清晰的理解。
這讓我想到,中醫與榮格取向藝術工作其實同根於自然,同源於療癒。在榮格藝術工作中,象徵的力量為內心世界帶來深刻的洞察;而在中醫理念裡,草木與藥理承載著生命的平衡與和諧。「榮格 (Jung) × 藝術 (Art) × 中醫 (Chinese Medicine)」,正是理想途徑,可以匯流東方素養,創造藝術療癒界還沒有的「境」。!於是,JCA跨域三軌大課程的構想由此萌生。
在構思JCA跨域三軌大課程以平衡上述遺憾時,恰逢Swan-Foster的《榮格取向藝術治療》中譯本和沈易穎的《12經絡人格解密》相繼出版。前者已被納入軌1課程指定讀本,提供參與者心理學象徵的深度理解;後者則成為軌2講堂中醫知識的核心教材,引領大家逐步建立入門中醫的基礎羅盤。在軌2後續創作工作坊中,課程將聚焦於「中藥材即媒材」的藝術運用,以榮格積極想像方法結合莊子的哲理意境,展開一列表達性藝術創作的探索列車。
透過這樣的設計,軌2課程提供的不僅是把潛意識過渡性滯留在感知層面的技藝,更是將藝術、中醫、心理三者交融為一,成為能與身體及覺識充分整合的心智療癒途徑,開啟身心整合的全新可能。邀請你加入,將智慧、自癒力與創造力融入藝術作品,成就屬於自己的個體化詩篇
----------------------------------------#
【 課綱設計亮點 】
Part‧1【核心知能講堂】亮點
◎深入理解中醫核心理念與哲學:
掌握陰陽平衡、五行體質以及臟腑經絡的功能,探索自然與健康的智慧聯結。
◎感知情志與身心的互動關係:
透過中醫情志管理分工與情感療癒智慧,深入體會情緒與身體聯結的重要性。
◎與榮格取向藝術觀一致的個體特質探索:
以象徵性方法觀想五行人格,梳理個人特質與身心故事。
◎融入日常的中醫實踐與創造:
學習將中醫的智慧應用於廚房、居家與日常環境中,實踐身心和諧的生活方式。
◎透過想象將中醫情境置換在藝術療癒場域:
把藥櫃檯、藥材、方劑、煎藥與服用過程等,象徵性轉化為藝術創作情境與歷程。
Part‧2 【創作工作坊】亮點
◎探索本草與自然身心的深層聯結:
以草木為媒介,體驗本草與人體、自然交融的韻律,並以五行經絡為靈感,感受人體與自然的共鳴之美。
◎象徵視角與創作靈感的融合:
運用榮格心理學,探索草木顏色與無意識的內在連結,將草木作為媒材,結合藝術創作與中醫五行哲學展現療癒意境。
◎詩意表現中醫智慧:
透過詩意的書寫與創作,從本草炮製到方劑配伍,展現中醫方劑學中的藝術與科學,並探索本草在文字中的療癒力量。
◎以文字感知草木的生命之力:
將草木的醫理轉化為詩句,結合靜心書寫與自我見證,賦予創作更深刻的層次,展開生命的內在對話。
◎哲學與本草的共鳴:
融合古詩與莊子哲學,開啟文字與本草的對話,讓草木化身生命哲理的詩意回響,發掘創作中的思想深度。
----------------------------------------#
【 誰適合來上課 】
◆ 想練習陪伴的非助人工作者
可從提升自我概念著手,以跨領域智慧做為治未病之上品補帖來自我陪伴和滋養一己獨特意義,並逐步隨著課程進階而發展實務能力:在藝術陪伴中「引導受陪者認識自我情緒及覺察情緒來源」、「引導受陪者運用綠生態及本草飲食在生活中安頓自我情緒」。
◆ 追尋成長的專業助人工作者
可在前述各項發展中,融入個人特色,既提升自身療能、治未病,也能厚植陪伴力、有利充實專業服務內涵。
◆ 想完成三軌課程後獲證成為「藝術心繕陪伴師資」
完成台灣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學盟(JCA)制定之完成【藝術.榮格.中醫|藝術陪伴】(JCA Art Accompanying(JCAAA))三軌課程,且通過由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ACP)主辦之「藝術心繕陪伴師資」認證考試者,將由ACP與JCA共同授證。
◆ 想加入JCA小學群平台(JCA-G),徵求服務對象、尋求藝術服務督導或繼續成長、交流跨領域資訊等等。
◆想被徵選為JCA講師(JCA-T),參與跨域創新課程設計與教學、尋求同儕督導或繼續成長、交流跨領域資訊等等。
◆聲明1【關於結業後的陪伴力】
可增加助人工作者學員在藝術陪伴中紓解受陪者「日常生活情緒起伏」的素養。但,不表示非專業助人者背景的學員,結業後立即有能力「輔導解決生活情緒議題」或「處置負面情緒宣洩議題」。
◆明2【認證考試單位-(ACP)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
三軌課程後認證考試日期與費用將由ACP單位另行通知。
----------------------------------------#
【 課程架構說明 】
一、指定讀本與作業
◆ 建議自習讀本《藝術治療–自我工作手冊》、《懂得的陪伴》、《榮格取向藝術治療》。
◆ 講師在課堂選讀《12經絡人格解密》來進行解析、詮釋、案例討論。
◆ 學員就核心知能講堂所指定《12經絡人格解密》預習範圍完成課後閱讀摘要與心得。
◆ 學員就創作工作坊進行之藝術活動完成回顧與覺察記錄。
二、核心知能講堂16h|八堂課
◆ 基礎中醫學:
介紹中醫體系的陰陽、臟腑五行七情、十二經絡與人格,來了解現代人常見的壓力根源和情緒失衡的關鍵,幫助學員建立身心調和及良性循環的「身心合治」信念。
◆探討中醫「漢方」與「榮格藝術」相通的重要概念 :
1.意識與潛意識;2.心理類型;3.原型象徵;4.哲學樹;5.煉金術;6.圖完整不求完美;7.評估;8.自我照顧。
三、創作工作坊16h|八堂課
◆ 運用各種類本草進行榮格取向藝術表達:
唐詩本草;家常本草;藥膳本草。
◆ 以中醫概念與身心對話及練習陪伴:
陰陽、節氣;五行臟腑經絡;七情;方劑;身心整體。
----------------------------------------#
【課綱內容說明 】
Part‧1 【核心知能講堂】課綱內容
—領會中醫內涵與藝術化之道—
●講堂一 ~ 講堂六 (引言)
在中醫的理念中,醫與道同源,人體是大自然的微縮縮影,健康的根基在於尊重自然的法則。中醫如同自然的回聲,將人體視為宇宙的縮影,以陰陽、五行、七情為平衡的核心基石,以氣血津液呈現生命流動的具象形式。它的藏象與經絡理論構築了一幅生命的地圖,描繪出自然與生命的和諧律動。
中醫重視身心合一的整體性,認為身體與情感互相影響。理解自身的身心特質,學習管理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是防治身心失調的關鍵途徑。以中醫智慧為指引,我們可以更加有意識地感知自我,並透過這些知識幫助自己達成平衡與和諧。
●講堂七 (引言)
「望、聞、問、切」四診與「表裡、寒熱、虛實、陰陽」構成了中醫診察疾病的基本方法,是健康管理的起點。處方箋為患者帶來希望,正如《漢書·藝文志》所言:「調百藥齊,和之所宜。」然而,生活衛教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良方。不僅廚房是藥膳實踐的天地,從居家到社區環境,都藏著無數的「珍藥」。用心發掘這些來自日常的特效藥,往往能為身心帶來意想不到的療癒力量!
●講堂八 (引言)
透過創作的過程,畫桌宛如中醫的藥櫃檯,成為療癒與調理的起點。在這片空間中,本草化為藝術的靈感,色彩承載著情感的流動與表達。繪畫的媒材性質恰似本草之藥性,每一滴顏料、每一塊材質,都深藏象徵的力量、訴說著療癒的故事。畫紙則如同身體的映射,承載生命的痕跡,轉化情感的波動。當媒材引領著創作的發展,如同中醫處方中的藥引,為創作注入方向與動能,使流動的靈感化作具象的表達。
【核心知能講堂課綱】
○ 講堂一:發現中醫與榮格藝術相通的原理1
(1)醫道同源、順應節氣。
(2)陰陽概念氣血津液呼吸調息。
(3)藏象/臟腑/經絡。
○ 講堂二:發現中醫與榮格藝術相通的原理2
(1)身心共振。
(2)情治管理分工。
○ 講堂三:發現中醫與榮格藝術相通的原理3
(1)十二經絡人格與榮格心理五行七情類型。
(2)火形與金形人。
○ 講堂四:發現中醫與榮格藝術相通的原理4
(1)身心整體觀。
(2)土形與木形人。
○ 講堂五:發現中醫與榮格藝術相通的原理5
(1)穩定連結、平衡與協調。
(2)水形人與協力配合者。
○ 講堂六:發現中醫與榮格藝術相通的原理6
(1)身心失調與防治。
(2)身心失衡與調節。
(3)自我調適與保健。
○ 講堂七:發現中醫與榮格藝術相通的原理7
(1)問診與評估
(2)生活衛教-從感知促進身心平衡。
(3)處方簽-從廚房藥膳飲轉化身心。
○ 講堂八:發現中醫與榮格藝術相通的原理8
(1)畫桌即藥櫃檯/藥膳流理臺。
(2)媒材即藥材。
(4)畫紙即身體。
(3)導引即藥引。
Part‧2 【創作工作坊】課綱內容
—本草食材七情藝術煉金術—
●工作坊一 (引言)
在廚房的一隅,本草食材的靈性悄然綻放。它們不僅蘊含五行的力量,更是陰陽調和的媒介,連結著自然與身體的平衡。這些草木既是生活的滋養,也是感知與創造的素材。
當廚房本草化為創作的媒材,經由直覺的筆觸與靈動的創作手勢,經絡的氣息便幻化為流動的線條與色彩。在這圖像化的中醫五行經絡旅程中,不僅啟迪了創作的靈感,更展開了一場心靈與身體深度交融的對話。
●工作坊二 ~ 工作坊三 (引言)
在草木的靈性之中,深藏著療癒生命的智慧。它的氣味與性質如同五行的韻律,在平衡與轉化間舒展,悄然療癒身心。本草學不僅是一門醫理之道,更是一篇與天地對話的生命書寫。
每一味草藥的炮製,皆是對自然特質的細膩重塑;方劑的組合是一場精妙的共鳴,七情的動態呼應著君臣佐使的角色分配,共同織就了療癒之道的層層深意。草木的精微之中,蘊含著治癒生命的力量,宛如自然的回聲。
透過詩句譜寫本草的五氣五味五性,感官與文字交相舞動,韻律中隱藏著對自然的禮讚,亦或是內心的低語。以詩與書寫為橋梁的創作工作坊,使中醫本草的精神在文字中重生。文字不再僅僅是符號,更化為你我感知草木智慧的載體,承載人類對藥理、對自然的深切理解。
●工作坊四 ~ 工作坊八 (引言)
在草木的靈性之中,深藏著療癒的智慧,等待著我們以創造力與直覺去探索。以廚房、藥房、巷弄到公園中的本草為媒材,結合中醫學的哲學、藝術創作的自由,以及心理學的象徵意涵,能一次次踏上感官與心靈深度交融的療癒旅程。
五次工作坊循序漸進,透過榮格心理學中的積極想像,深入探索無意識的象徵世界,將本草的形態轉化為繪畫中的語言。以中醫七情、五行與經絡為靈感,創作屬於自己的氣象繪報與七情處方箋,感知情緒的流動,並體驗草木與身體的哲理交響。
除此之外,工作坊融入莊子思想的哲學之美——從〈齊物論〉中的平等世界,到〈養生主〉中的生命智慧,直至〈德充符〉中的包容之道,再直面〈人間世〉的新希望。每一次課題都引導參與者用繪畫與色彩回應哲學,重新思考生命的深邃與自然的和諧。
創作過程中,您將使用多樣化的媒材——廚房本草、藥膳、巷弄草木、以及公園中的植物,探索媒材的象徵力量。工作坊不僅是一次藝術表達,更是一場身心療癒的深刻體驗。無論是對自身狀態的深度對話,還是對自然哲學的揮灑演繹,這場旅程都將啟發新的感知與靈感。
【創作工作坊課綱】
○ 創作工作坊一:
(1)運用廚房本草的榮格取向藝術工作。
(2)親近中醫學裡的身體五行經絡。
(3)與自己靜心對話、自由書寫與見證。
○ 創作工作坊二:
(1)本草學—五氣五味五性。
(2)本草學—歸經。
(3)古詩裡的本草本色。
(4)透過本草的詩情對話—莊子〈逍遙遊〉。
○ 創作工作坊三:
(1)方劑學—炮製。
(2)方劑學—七情與君臣佐使配伍。
(3)古詩裡的藥帖。
(4)透過本草的詩情畫意—莊子〈齊物論〉。
○ 創作工作坊四:
(1)運用廚房本草的榮格取向藝術工作。
(2)以莊子〈齊物論–莊周夢蝶〉積極想像。
(3)與節氣對話、身體七情氣象繪報。
○ 創作工作坊五:
(1)運用廚房本草進行榮格取向藝術工作。
(2)以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積極想像。
(3)與七情對話、開立七情處方箋。
○ 創作工作坊六:
(1)運用藥膳進行榮格取向藝術工作。
(2)以莊子〈德充符:王駘〉積極想像。
(3)以七情處方箋與藝術的君臣佐使對話。
○ 創作工作坊七:
(1)運用巷弄本草進行榮格取向藝術工作。
(2)以莊子〈德充符:申徒嘉與子產〉積極想像。
(3)覺察心理動力與共時性。
○ 創作工作坊八:
(1)運用公園本草進行榮格取向藝術工作。
(2)歷程性作品對畫對話的回應性創作。
(3)作品與莊子〈人間世〉對話。
----------------------------------------#
【 講師介紹 】
(軌2課程師資)

▌沈邑穎—
現任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考試院中醫師考試及格授證中醫師。《經絡解密系列》等書作者。
邑穎醫師,非常重視《黃帝內經》期許醫師及早診治疾病的一句話「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更期望大眾也能瞭解身體而成為自己的「上工」。她奉行《黃帝內經》的身心共振主張:「五臟就像五個抽屜,裡面裝滿相關的情志與身體結構訊息,只要拉開抽屜,就會看到情志與身體共居於一臟,並且相互共振。」還以「身心共治」理念來和病友一起找出身體與情緒的問題,進而提供病人正向的心理支持和適當的身體治療,樂見病人「宛如一顆撐過冬天的種子來到了春天,生命力開始萌芽、展現。」2023年,她寫成《12經絡人格解密:身心共振的中醫之道》,祈願大家掌握維持身心共振的和諧平衡之道,成為自我照顧的「上工」。
▌徐玟玲—
教育部授證助理教授/榮格取向藝術治療師。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博士。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藝術治療碩士。
玟玲老師,曾擁有一個兒童畫室,她說:「用引導、啟發、畫心情、寫生活來陪伴孩子,成為我內心的活泉」。中年寫博士論文也攻讀藝術治療碩士時,「榮格」頻頻示現吸引力:其心理類型學,以及對藝術、內在孩童與個體化的注目,觸動她的內在之旅;其深層心理學,與東方智慧有淵源,騷動了她來自祖父的五代中醫血脈。起而行,買的第一本醫書是《黃帝內經》,她先轉譯出「美力藥引」方法;再探勘到,榮格可居間轉化中醫為藝術治療方法,而藝術治療架構可以複合中醫來航行榮格心海。藝術X榮格X中醫的醫藝同源呈顯後,疫情期的廚房時光催生了她的「榮格取向本草療癒藝術」(Jungian Materia Medica Healing Art)。
▌曾心怡—
卓家老舖中醫師。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學士、輔修針灸推拿、臨床醫學碩士。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
心怡醫師,除了有中醫學養成,還曾因經歷告別的情緒難關而投入身心的研究來自我療癒,甚至有了陪伴他人的能力。爾後,在長年執業歲月中,驚覺各式各樣病症的根源經常出自個人及家庭的情緒議題。很多人問她中醫可以治療傷痛嗎?她認為,醫療紓解了身體症狀後,肉筋膜放鬆、呼吸變深、睡眠變好,有時確實也改變了情緒;但,改變信念是最快效的,可惜並不容易。她說:「理智上,都知道怎麼做,但大腦和身體就是過不去這一關,所以如何從潛意識去改變,變成了我的課題。」其實,練習意識與潛意識對話,並怡養能安居現實的健康意識,不只是醫師的課題,是我們共有的課題。

圖說:廚房食材作為美力藥引,其紋理、光澤和辛味帶來的感知活化十分生動,大學生帶洋蔥到校園接受陽光洗禮再畫桌上更是生命力大迸發,恰似《本草綱目》說<洋蔥>:可以滋生,可以致遠,化腐朽為神奇。作者:徐玟玲,以洋蔥為美力藥引,2024。
----------------------------------------#
【 學費優惠 】
※線上購課享95折
※文大推廣之舊生 與 兩人以上同報可享9折 (此方案僅適用電話購課、臨櫃繳費方式)。
※JCA會員享8折 (此會員報名請來電洽詢)。
----------------------------------------#


榮格取向藝術工作|積極想像方法|象徵vs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金鑰匙
----------------------------------------#


中醫學奧秘|醫食同源|醫藝同源|醫藝合一|藝術陪伴進程
----------------------------------------#


美力藥引|藝術陪伴妙丹|妙方|醫藝合一|藝術陪伴進程
----------------------------------------#
◆【藝術.榮格.中醫|藝術陪伴】課程專案介紹
*專案完整說明書 (下載 - 連結)
----------------------------------------#
【 備註 】
一、主辦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二、本課程學費不含教材費 (此課程 指定課本與創作媒材需自備)
三、此為(►線上直播)課程修習時數需滿課程總時數4/5使得頒發文大推廣部結業證書
四、課程使用 GoogleMeet 會議軟體
五、包班、量身定做課程:
1. 歡迎機關團體包班在貴單位、或本校上課
2. 歡迎機關團體量身定做您需要的課程
☎ 課程洽詢:02-2700-5858 #1(文大服務櫃台) #8616 (10:00-19:00 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