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進階搜尋

class detail

0HHFB3110 藝術陪伴 – 榮格x藝術 [積極想像金鑰匙之旅] 【遠距教學】Google Meet 線上直播【確定開班】
0HHFB3110
藝術陪伴 – 榮格x藝術 [積極想像金鑰匙之旅]
tip
【遠距教學】Google Meet 線上直播【確定開班】
地點
遠距教學
日期
2024/12/18
time_to
2025/05/21
總時數
32hr
時間
19:00~21:00
原價 18,000 元
目前最惠價
NT$ 17,100
師資說明

本課專業師資群...
【藝術 x 榮格 x 中醫|藝術陪伴】(軌1課程師資) 徐玟玲
【藝術 x 榮格 x 中醫|藝術陪伴】(軌1課程師資) 謝湘蓁
【藝術 x 榮格 x 中醫|藝術陪伴】(軌1課程師資) 楊善淳
【藝術 x 榮格 x 中醫|藝術陪伴】(軌1課程師資) 陳奕宇
teather
【藝術 x 榮格 x 中醫|藝術陪伴】(軌1課程師資) 徐玟玲
◆教育部授證助理教授/榮格取向藝術治療師。

◆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博士。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藝術治療碩士。
teather
【藝術 x 榮格 x 中醫|藝術陪伴】(軌1課程師資) 謝湘蓁
◆諮商心理師/藝術治療師。

◆台大哲學系學士。

◆台北市立大學藝術治療碩士。
teather
【藝術 x 榮格 x 中醫|藝術陪伴】(軌1課程師資) 楊善淳
◆「玄享:塔羅 藝術 雜感」創辦人。

◆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設計組學士。

◆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理論組碩士生。
teather
【藝術 x 榮格 x 中醫|藝術陪伴】(軌1課程師資) 陳奕宇
◆諮商心理師/藝術治療師。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

◆台北市立大學藝術治療碩士。
課程介紹
專業授課講師群,帶領學員穿梭在榮格、藝術、中醫三者之間,知識與體驗並進、學習與反芻兼顧、探索與洞察相濟、以實務為依歸。
教學內容

【 課程規劃 】

【藝術.榮格.中醫|藝術陪伴】

JCA三軌成長/認證專業系列 

 ( ►線上直播課 )  (課程直播使用 Google Meet 會議軟體)

◆ 軌1課程榮格 藝術積極想像金鑰匙之旅 【確定開班】

◆ 軌2課程榮格 藝術 中醫本草食材五行藝術煉金術 

◆ 軌3課程榮格 藝術 中醫 陪伴實務核心實務研習 

   (以上三軌課程皆為線上 32小時)

 

課程內容

 

【 課程合作推廣單位 】

 

◆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 社團法人台灣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學會(JCA

◆ JCA專業發展組成員 

課程課綱與專案規劃|專案說明書撰寫|課務督導 : 徐玟玲(JCA創會理事長)

 

台灣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學會(Taiwan Jungian Chinese Medicine-Based Art Healing Association,簡稱JCA)匯集榮格心理學、漢方醫學、金繕藝術心理學相關人才,整合跨域知能,以創新發展本土之藝術心繕資源。研發榮格取向漢方藝術心繕實務方案及學術產品,推廣有益社會、企業與民眾身心健康的藝術調理活動與服務。

(觀看更多 JCA介紹 - 連結)

----------------------------------------#

 

【藝術.榮格.中醫|藝術陪伴】

 三軌課程專案介紹 

 

課程內容

 

本課程回歸本土療癒資源並超越藥食同源而追求「醫藝同源」「醫藝合一」(下載下方專案說明書參見課程方案詳說篇A)。以現代人注目的「情志」議題為底蘊,跨領域解鎖|榮格.藝術.中醫|榮格,提供心理地圖、積極想像方法、曼陀羅畫、夢工作;藝術,是心靈河流及擺渡者、原型象徵、鼓舞上進的山岳及推手;中醫,擅身心合一、情志學、方劑學(下載下方專案說明書參見課程方案詳說篇B)。又秉持解鎖中獲取之三源合一六大關鍵亮點整體性、兩極整合、綠生態做為夢工作之境、積極想像做為工作歷程、廚房本草做為美力藥引、曼陀羅做為轉化之鏡(下載下方專案說明書參見課程方案詳說篇C)等來做為課程內涵的核心,系統性地規劃三階段課綱。

 

三軌課程循序地跨領域推進:【軌1課程:榮格X藝術】、【軌2課程:榮格X藝術X中醫】、【軌3課程:榮格X藝術X中醫X陪伴實務】,每一軌皆架構分明,包含16h「核心知能講堂」、16h「創作工作坊」和能使學習效益加乘的「指定閱讀及作業」。各軌課程重視品質,有深入淺出的課程規劃,可與生活連結、容易掌握、利於實務運用。專業授課講師群,帶領學員穿梭在榮格、藝術、中醫三者之間,知識與體驗並進、學習與反芻兼顧、探索與洞察相濟、以實務為依歸。

 

此間,想練習陪伴的非助人工作者,可從提升自我概念著手,以跨領域智慧做為治未病之上品補帖來自我陪伴和滋養一己獨特意義,並逐步隨著課程進階而發展實務能力:在藝術陪伴中「引導受陪者認識自我情緒及覺察情緒來源」、「引導受陪者運用綠生態及本草飲食在生活中安頓自我情緒」。追尋成長的專業助人工作者,則可在前述發展中融入個人特色,既提升自身療能、治未病,也能厚植陪伴力、有利充實專業服務內涵。

 

完成三軌課程且通過認證考試者,將由 JCA學會授證為「藝術心繕指導師」。JCA學會將同時成立支援指導師尋求「個案轉介」及「督導」的中間平台,來引介適任之專業工作者;也會規畫跨領域「繼續教育課程」,為保障繼續成長和服務倫理而努力。

 

課程內容

 

【藝術.榮格.中醫|藝術陪伴三軌成長/認證課程專案說明書】(僅供閱讀) (下載 - 連結)

【JCA三階段專業會員認證課程】專案說明 (請參考JCA官網)  (JCA連結)

 

----------------------------------------#

 

【藝術.榮格.中醫|藝術陪伴】

 三軌課程師資簡介 

 

藝術陪伴1課程:榮格X藝術

 

[徐玟玲] 藝術學博士/藝術治療、[楊善淳] 榮格取向藝術家、[謝湘蓁] 藝術治療/諮商心理師、[陳奕宇] 藝術治療/諮商心理師。

 

課程內容

 

藝術陪伴2課程:榮格X藝術X中醫

 

[沈邑穎] 中醫師、[徐玟玲] 藝術學博士/藝術治療師、[曾心怡] 中醫師。

 

課程內容

 

藝術陪伴–軌3課程:榮格X藝術X中醫X陪伴實務

 

[鄺文傑] 藝術治療/諮商心理師、[白智偉] 諮商心理師、[徐玟玲] 藝術學博士/藝術治療師。[劉秋固] 藝術學教授、[曾心怡] 中醫師、[黃椿昇] 藝術陪伴教授、[謝育倫] 藝術治療/職能治療師。

 

課程內容

 

更多師資介紹請閱讀【JCA三階段專業會員認證課程】專案說明書

----------------------------------------#

 

【 (軌1課程):榮格 x 藝術 課程簡介】 

 【確定開班】

課程內容

 

榮格取向藝術工作|積極想像方法|象徵vs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金鑰匙  【確定開班】

 

【自發性藝術】可以表達我們最原始的、直接的情感與意念。創造藝術的過程,人們的官能會專注於心流,並自然而然地朝向有目標且滿足的意圖去締造【經驗】。經驗是【歷程性】的,杜威(John Dewey)曾說:「每個經驗會持續一段時間,然而,它在『始』與『末』的兩個端點,常表現出一個經驗的結束即已是另一個經驗的起點。」

 

【榮格取向藝術工作】中來回於【意識與潛意識】的【積極想像】還強調歷程中與創造性經驗內容之融合及總合的【整合性歷程】,不只是歷次自發性藝術單一經驗的總加,可比莊子從〈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的滾動而涉入〈人間世〉的藝術精神歷程。積極想像過程中,意識要不斷淬煉能力來領悟無意識語言,要緊緊地把握住圖像來審視其【象徵】;意識會不斷淬煉能力來領悟無意識語言,也將從中駕馭超越性功能而得到進化。

 

藝術治療理論中【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expressive therapies continuumETC)的「動覺知覺;感知情感;認知象徵;創造」和【媒材量度變數】(Media Dimensions VariablesMDV)雙重架構,能協助我們掌握那得以涉入潛意識之海又反身超越而出的精神,透過象徵,我們可使內在精神呈現之意象獲得一種【象徵】形式,並使它具體顯示意義、使它成為打開【藝術陪伴】的【金鑰匙】,以此陪伴自己和同理他人。

----------------------------------------#

 

這門藝術課,核心知能與藝術創作雙管齊下,可照見東西方的養生資糧:

 

榮格,從創作紅書作品的藝術生態經驗,轉化為心靈藍圖,作為內在創造性旅行的後盾。

 

莊子,從管理漆樹園的自然生態經驗,轉化為心靈棋盤,作為人間有進有退的心齋。

 

 

Part‧1【核心知能講堂】 

 

帶領成員一起擦亮藝術療癒的視野:

 

◎塗鴉帶給大眾自由抒發的放鬆時光,但藝術療癒方法並不止於自由塗鴉。

你我都喜愛自由的氣息,卻不是人人都能逍遙遊;逍遙遊中有積極想像。

◎榮格心靈地圖中的「積極想像」並不止於佛洛伊德的「自由聯想」。

◎積極想像更富有莊子〈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歷程的內涵。

◎積極想像,突破「空間」和「時間」囿限,用共時性獲得超越功能。

◎積極想像,使「物質性」和「精神性」互有轉換,以無用為大用。

 

課程內容

 

Part2 【創作工作坊】

 

成員已有知能講堂基礎,會是一個有榮格取向藝術治療核心知能素養的創作團體,大家真誠在一起,彼此支持、交流眼界、掏洗心際,也會是一個陪伴團體。講師會帶領大家動手透過藝術創作來融入團體,成員透過意識與潛意識交流的藝術工作、理感知與情感內容的作業單導引,可自主循序漸進地經驗榮格取向藝術工作的「積極想像方法」及其「創造性經驗歷程」,體會它不只是個別單一獨立經驗的總加,而是複數經驗內容的融合、整合、總合和持續啟動的「積極想像歷程」。

 

成員與團體逐步在感性創作工作中反芻榮格取向藝術治療知能:把已有感於胸的部分在藝術表達中自然體現,而溫故知新;或把原本曖昧朦朧的認知,透過藝術的情境、藝術的精神、藝術的表達和作品,來恍然大悟。最後,透過作業單引導而回顧了一己的生命是如何順應自然法則(道)來自我調適而取得平衡(德)。

----------------------------------------#

 

 【 課程內容架構 

 

課程內容

圖說:以自發性為基礎的【榮格取向藝術工作】經驗是【歷程性】的【積極想像】,來回於【意識與潛意識】而取得【象徵】的【金鑰匙】,締造一場居家治水的【藝術陪伴】。作者:徐玟玲,2023,以植物和廚房洋蔥為美力藥引。

 

一、指定讀本與作業

 

建議自習讀本《藝術治療自我工作手冊》、《懂得的陪伴》。

講師在課堂選讀《榮格取向藝術治療》來進行解析、詮釋、案例討論。

學員就核心知能講堂所指定《榮格取向藝術治療》預習範圍完成課後閱讀摘要與心得。

學員就創作工作坊進行之藝術活動完成回顧與覺察記錄。

 

二、核心知能講堂16h|八堂課  

   

藝術表達中之心靈:

藝術表達與感知的理論媒材量度變數(MDV)、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ETC)。

 

榮格基礎概念與榮格取向藝術工作:

心靈能量、心理類型、心靈結構、心理動力、情結、原型象徵、超越性功能、積極想像、雙極性、原型象徵、移情與反移情、個體化歷程、曼陀羅、轉化與超越等。

 

三、創作工作坊16h|八堂課   

體驗過渡性空間層級之小圖像生產方法:自發性創作、工作室三部曲創作、歷程性創作、共時性創作。

體驗與藝術表達內涵靜心對話及其陪伴力:透過書寫、理性反思,與圖像隱喻、意象、心理動力、原型象徵、自我旅程進行多元對話、運用MDVETC檢核工作中的意圖。

----------------------------------------#

 

【 課程大綱-課程規劃徐玟玲 】

 

【核心知能講堂課綱】

 

講堂一:藝術表達中之心靈     

(1)心流與藝術表達、意識/潛意識。

(2)西方以自我表達為核心的藝術觀。

(3)東方以冥想、內觀、淨化為核心的藝術觀。

 

講堂二:藝術表達與感知 

(1)媒材量度變數(MDV)。

(2)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ETC)。

(3)微型藝術創作體驗。

 

講堂三:榮格基礎概念1 

(1)心靈能量、心理類型。

(2)心靈結構、心理動力。

(3)用榮格理論看ETC。

 

講堂四:榮格基礎概念2 

(1)榮格的藝術治療經驗。

(2)情結、原型象徵。

(3)超越性功能、積極想像。

 

講堂五:榮格基礎概念3 

(1)雙極性原型及其象徵。

(2)意象的參與。

(3)移情與反移情。

 

講堂六:榮格取向藝術工作原理1 

(1)擴大法為底蘊的藝術陪伴實務。

(2)積極想像法為底蘊的莊子藝術精神。

(3)微型藝術創作體驗。

 

講堂七:榮格取向藝術工作原理2 

(1)個體化創作為底蘊的藝術陪伴。

(2)東方曼陀羅與莊子藝術精神裡的自性。

(3)微型藝術創作體驗。

 

講堂八:榮格取向藝術工作原理3 

(1)歷程性藝術創作。

(2)轉化與超越作用。

(3)微型藝術創作體驗。

 

1、2、6,7,8,玟玲老師分享:

 

在這些年的各種藝術課堂裡,我發現透過藝術學習療癒的需求逐年增加,或純粹想照顧自己,或想用來照顧家人,或想在助人工作中多了藝術因子;大家的藝術創作越來越能順應直覺、普通心理學素養越來越提升、對榮格學的好奇心越來越多且願意親近。遺憾的是,社區課堂成員們在年齡、素養程度、目的性、能投入程度、學習成效期待度等方方面面上十分多樣,甚至一個班上同時兼有新舊生的機率很高,很難採用系統性認知方式來教授既廣且深的「榮格」。

 

於是,我把榮格內涵融進可各自表述的藝術工作來帶領,大家倒是容易超越「藝術治療是塗鴉宣洩」的刻板印象來主動表達個人神話,並在其中「經驗榮格」而受惠,然而,這同樣有點遺憾——以表達感受來覺察的層次,比較容易鬆動和反覆卡在情結中而沒有走出個體化之旅的循環圈,畢竟,「認知榮格」是能把經驗引渡到現實來定位的一個羅盤。

 

在構思JCA跨域三軌大課程來均衡上述遺憾之際,巧遇Swan-Foster授權在台發行《榮格取向藝術治療》中譯本了!這門講堂,先鋪陳藝術本色和藝術治療基礎架構之後,就會以它作為指定讀本,善淳老師與我會循序挑選適合做為藝術陪伴的章節,帶領大家一步一步建構可以入門榮格學的羅盤。此外,我也會合宜地在「積極想像」主題上,引入與榮格有融通但鄰近生活世界的莊子學,來拉開講堂之後的創作工作坊序幕、為軌2有中醫的課程預先注入東方素養。

 

1345,善淳老師分享:

 

日常生活帶來的經驗當中,除了被意識清楚歸檔的記憶,還有許多關於身體知覺、情緒感受的鮮活印象。這些內容難以言喻,卻默默影響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而藝術就是一種超脫框架的媒介,能協助人卸下邏輯思考,給心靈深處的能量帶來揮灑空間。創作的歷程,恰似大自然孕育萬物——需要聯合陰陽兩極,賦予生命嶄新形式。

 

本次課程從榮格心理學的視角出發,主要參考資料為《榮格取向藝術治療》。我們將系統性地鋪陳心靈結構、心理類型等基本觀念,並探討意象之於心靈的意義,以利後續課程的進階學習。希望在變化快速且高壓的現代社會裡,大家仍能透過藝術探索轉化的可能性,練習尋找調節身心的方法,讓美感成為心靈的出口。

 

【創作工作坊】

 

工作坊1,積極想像階段一:「吐納遊」

►過渡性空間之小型自發性創作體驗。
  a.悠遊吐納—玩土。

  b.在呼吸之間成「形」—力量動物雕塑

 

►與圖像靜心對話自由書寫、理性反思。

►作業運用MDVETC檢核工作中的意圖。

 

工作坊2,積極想像階段一:「林道遊」

►過渡性空間之小型自發性創作體驗。

  a.林道種子冥想。
  b.悠遊林道—內在生命樹撕貼畫

 

►與圖像靜心對話—自由書寫、理性反思。

►作業—運用MDVETC檢核工作中的意圖。

 

●工作坊1~2,湘蓁老師分享:

工作坊1,多久沒有像小時候一樣玩泥巴?和土地接觸的經驗,總能喚醒童年的體感與那些遙遠的記憶。那個年代,我們更常活在當下、跟隨呼吸;在土壤的味道和風的溼度簇擁下慢慢生長,最終成為此時此刻的自己。

 

這一工作坊將帶領大家──好好玩土。透過土的催化與引導,重新連結自己的「身土」與「心土」。藉由土壤遊戲,開始覺察身體與呼吸的流動、情感的連結,展開梳理思緒紋理的積極想像旅程。我們也會將從土壤獲得的養分,轉化成雕塑內在自我的小小嘗試,將來自土地的能量,內化為心靈成長的力量,勇敢成為真實的自己。讓我們一起向土學習:臣服風化、悅納搓揉;可以柔軟,也能再次堅強。

 

工作坊2,你可曾想過為什麼,忙碌生活的間隙之間,人們總想親近山林?除了吸收芬多精、接收負離子,森林也能為我們帶來淨化心靈、更新生命的益處。若不只是將山林視為可以「為己所用」的自然資源,而能更進一步地,將自我投射於自然山水之中,將能更進一步體察自然之於我們的「無用之用」。

 

這一工作坊,將邀請大家一起漫步心之林道。透過冥想引導,將山林曾經帶給我們的五感體驗和靈性滋養輕輕喚醒。從成為一粒種子開始,透過想像過程孕育每個人當前生命階段所需、獨特的內在新生命。透過撕貼畫創作的歷程隱喻,在反覆揀取和放下的過程中,練習靠近真實的自己。陪伴彼此走一段,見證內在森林生命力復甦的藝術療癒旅程。

 

工作坊3,積極想像階段二:「塘水遊」

►過渡性空間之工作室三部曲創作體驗。

    a.塘水共舞

    b. 水中光影

    c.水中的一輪明月

 

►與心象、圖像、隱喻進行對話。

►作業—運用MDVETC檢核工作中的意圖。

 

工作坊4,積極想像階段二:「身遊」

►過渡性空間之工作室三部曲創作體驗。

    a. 身處何方

    b. 身聲

    c.心手相應

    d.禮物,帶回力量之物

 

►與心象、圖像、隱喻進行對話。

►作業—運用MDVETC檢核工作中的意圖。

 

●工作坊3~工作坊4,奕宇老師分享:

 

工作坊3,努力生活工作之餘,可曾察覺過自己似乎遺忘了每日穿梭在周圍的景色與感覺呢? 每時每刻經過的人、事、物,身體總敏捷地感知著,知道進了教室要開始學習,到會議室要轉換協商模式,回到家可以鬆懈下來…,安靜又細膩的感官經常默默地引導著我們辨識周遭環境,提醒著我們安全與危險,複雜與純粹,緊繃與放鬆。

 

這堂課程在卸下一整日的忙碌回到安適的空間時,我們將在最熟悉的房間裡,暫停腦袋,彷如沉浸到充滿自然涼意的塘水中,優游呼吸與放鬆流動著我們的身心,跟隨自己的步調聆聽身體的聲音,透過肢體詩意接觸空間與家具,嘗試感受可能已被遺忘的身體感覺與日常心情,再次感受著總是涵容著我們疲勞的房間與家具,那份安穩與陪伴的力量。

 

工作坊4,為工作生活勞心勞力,抑或是總在照顧他人的你,多久沒有好好的擁抱自己? 我們的身體喜歡被安撫,喜歡被溫柔呵護,身體總是陪伴著我們度過生活裡的各種難關,支持我們迎往各項挑戰,身體是我們永遠的盟友,為我們收納著無法言說的心事與難以表達的心情。今日,我們一起佈置一個安適的房間,準備舒適柔軟的抱枕或讓身心安在的小物,和身體在一起享受親密的時光。

 

歷程將聚焦邀請雙手,雙手是文明的創造,是溝通表達的橋樑,雙手連結著我們的內在與外界,將透過不同媒材與雙手互動接觸,引領我們細緻而開放的感知並感受手的各種流動,不需要分析、質疑,甚至再帶有更多的好奇,我們將跟隨雙手移動軌跡,傾心聆聽,雙手所告訴我們的關於身體的聲音。

      
工作坊5,積極想像三:「心遊」

 與前四堂作品進行歷程性對話,從中找到對話中的許多關鍵圖像與其力量,好好地收合和持守:

 

►對生態、身體意象歷程的回應性創作體驗。

►藝術創作—我的莊子〈逍遙遊〉與〈齊物論〉。

   a.北冥有魚化而為鳥:拓印拼貼。

   b.鳥棲槁木生天籟:聲音彩繪

 

►與原型象徵、莊子般的自我旅程進行對話。

►作業—運用MDVETC檢核工作中的意圖。

 

工作坊6,積極想像三:「意義」

 繼續展開新的創作歷程來認識那些可能互相干戈的各種力量,看到它們的關係、覺察溝通之道,好好地介入:

 

►對生態、身體意象歷程的回應性創作體驗。

►藝術創作—我的莊子〈養生主〉。

  a. 庖丁解牛:執畫筆為牛刀解「牛」。

  b. 畫「牛」。

 

►與原型象徵、莊子般的自我旅程進行對話。

►作業—運用MDVETC檢核工作中的意圖。

 

工作坊7,積極想像四:「藍圖」

以先前駕馭了干戈、淬鍊了章法的藝術經驗,開始不受感官牽絆而以心神來面對他者,準備好心態來與現實生活重新連結:

 

覺察心理動力的共時性創作體驗。

►藝術創作—我的莊子〈養生主〉與〈人間世〉。

  a.游刃有餘:以手為筆與「牛」合一。

  b.莊周夢蝶的人間世:心智與潛意識對話卡。

 

►見證莊子般的人間世藍圖、身心共好。

►作業—運用MDVETC檢核工作中的意圖。

 

工作坊8,積極想像四:「我在。安好」

你我已知道有一個靠自己即可安好的心家,這「知道」可以產生勇氣、智慧、慈悲與耐性,去順應並諒解人間世的挑戰、打擊、挫折,去持守與陪伴自己,甚至於去陪伴他人、扶助他人:

 

►覺察心理動力的共時性創作體驗。

►藝術創作—我的莊子〈人間世〉。

   a.心齋:侘寂美學創作。

   b.無用之用:衛生紙之歌。

 

►見證莊子般的人間世藍圖、身心共好。

►作業—運用MDVETC檢核工作中的意圖。

 

●工作坊5~8,玟玲老師分享:

 

1~4工作坊歷程,你我悄悄地從煩躁的城市抽身,來到身心都感到寬鬆的山林碧水間,順應大自然的召喚,感受到自己能安頓在天地之間施展可大可小的想像力,能回歸內心的大自然、與不同時空的自我心聲展開溝通、接納彼此的小心旅,並找到可以安頓的內在居所。——像是透過藝術,創造性地經驗了莊子的〈逍遙遊〉與〈齊物論〉。

 

 5~8工作坊的榮格【積極想像】藝術工作坊,會帶領大家善用「形、色、質、力、氣」要素,和多元方式的「藝術創作」、「詩意書寫」和「心智對話」來溝通意識與潛意識,先創造性地回顧〈逍遙遊〉與〈齊物論〉,再繼續行走〈養生主〉及〈人間世〉歷程,「意識」會逐步地淬煉各種技藝,來領悟自然而然的心象,練習把握住圖像中的象徵、啟用本能裡的超越性功能,並帶回使現實生活虛室生白、吉祥自來的能力,體現出莊子的藝術精神。

  

----------------------------------------#

【 師資介紹 】

(軌1課程師資) 

課程內容

 

▌徐玟玲

 

玟玲老師,曾擁有一個兒童畫室,她說:「用引導、啟發、畫心情、寫生活來陪伴孩子,成為我內心的活泉」。中年寫博士論文也攻讀藝術治療碩士時,「榮格」頻頻示現吸引力:其心理類型學,以及對藝術、內在孩童與個體化的注目,觸動她的內在之旅;其深層心理學,與東方智慧有淵源,騷動了她來自祖父的五代中醫血脈。起而行,買的第一本醫書是《黃帝內經》,她先轉譯出「美力藥引」方法;再探勘到,榮格可居間轉化中醫為藝術治療方法,而藝術治療架構可以複合中醫來航行榮格心海。藝術X榮格X中醫的醫藝同源呈顯後,疫情期的廚房時光催生了她的「榮格取向本草療癒藝術」(Jungian Materia Medica Healing Art)。

 

▌楊善淳

 

善淳老師,自小常有鮮活的夢境,她娓娓說道:「夢是意識與無意識交壤之處,一片不可思議的沃土,充滿美麗又令人畏懼的奇花異草……。」當她拿起塗鴉的筆來回應夢境,就像抓住了生命裡的光,國中時期,更接觸了心理學、宗教與哲學,後來水到渠成地接受擁有前三者內涵的榮格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引導。她「漸漸學會和無意識對話、關注地球生態浩劫的現況,也藉此豐富作品的象徵語彙。」的過程中,也深耕具有跨文化心靈意象的塔羅(tarot),把一張張牌卡視為訴說故事的載體,以帶著深度心理學視野的占卜來與人產生連結,也探討個體化的煉金旅程。

 

▌謝湘蓁

 

湘蓁老師,喜歡探索多樣藝術與書寫來抒發心情,就讀台大哲學系時期,東方哲學帶來思想與情感的激盪與滋養。藝術治療學位求學期間,則首度經驗到理性與感性之間的自我整合。她的助人工作從社區著手,再進入校園。青少年家庭議題讓她體會到「預防重於治療」,逐漸傾心於《黃帝內經》說的「治未病」而回歸台東社區,並開始探索有整合佛學理論之「以自然為基礎的藝術治療」(Nature-Based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她發現其中竟有許多榮格心理學的底蘊,驚喜地說:「雖然沒有刻意學習榮格心理學,但生命繞了一圈,卻與榮格不期而遇……。」她的自我療癒的種子持續豐盛起來。

 

▌陳奕宇

 

奕宇老師,在大自然裡長大,兒時的身體感官經驗在後來多年的藝術創作、藝術治療學習及多元就業等人生發展上,並未褪去,她說:「塗鴉、媒材的觸探與玩耍,沿著身體的脈絡與紋理,道出了深埋的秘密,色彩的浸染觸動著內在情緒的浮沉,對我而言,藝術是身心的延伸,是將內在幽微感受掏洗出來的通道,身心情態與藝術的質地相似,卻又彷彿兩面不同視野的鏡子,彼此相互依存。」逐漸走往身心學(Somatics)與藝術療癒之間探究的路上,也因多年的校園實務中,看見許多孩子與大人身心失衡,更促使她把身心方法與藝術療癒形式整合到助人實務工作中。

----------------------------------------#

 

【 適合對象 & 基本能力需求 】

 

1. 想練習陪伴的非助人工作者


可從提升自我概念著手,以跨領域智慧做為治未病之上品補帖來自我陪伴和滋養一己獨特意義,並逐步隨著課程進階而發展實務能力:在藝術陪伴中「引導受陪者認識自我情緒及覺察情緒來源」、「引導受陪者運用綠生態及本草飲食在生活中安頓自我情緒」


2. 追尋成長的專業助人工作者


可在前述發展中融入個人特色,既提升自身療能、治未病,也能厚植陪伴力、有利充實專業服務內涵


3. 想完成三軌課程且通過認證考試者 

 

將由 JCA學會授證為「藝術心繕指導師」

【關於結業後的陪伴力】                                 
◆可增加學員在藝術陪伴中面臨「日常生活之一般情緒起伏」的素養。
◆不表示非專業助人者背景的學員,結業後立即有能力「輔導解決生活情緒議題」或「處理宣洩情緒議題」。

 

4. 心理健康相關工作者;社區藝術陪伴工作者;藝術教育工作者

 

5. 對自我照顧有心得者

 

6. 對本課程內涵有興趣的一般成人 [具有一般學習功能和表達功能、樂於從事實驗型創作;對心理健康和藝術治療普通常識有初步涉獵。(尤佳)]

----------------------------------------#

 

【 注意事項 】

 

... 此課程 2025/1/1;2025/1/22;2025/1/29;2025/2/5;2025/3/12;2025/3/19;2025/3/26  各停課一次...

----------------------------------------#

 

【 學費優惠 】

 

線上購課享95折
文大推廣之舊生 與 兩人以上同報可享9折 (此方案僅適用電話購課、臨櫃繳費方式)。
JCA會員享8折 (此會員專案僅至2024/9/30日止,報名請來電洽詢)。

----------------------------------------#

 

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

榮格取向藝術工作|積極想像方法|象徵vs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金鑰匙

----------------------------------------#

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

中醫學奧秘|醫食同源|醫藝同源|醫藝合一|藝術陪伴進程

----------------------------------------#

 

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

美力藥引|藝術陪伴妙丹|妙方|醫藝合一|藝術陪伴進程

 

 

【藝術.榮格.中醫|藝術陪伴三軌成長/認證課程專案說明書】(僅供閱讀) (下載 - 連結)

【JCA三階段專業會員認證課程】專案說明 (請參考JCA官網)  (JCA連結)

----------------------------------------#

 

【 備註 】

 

一、主辦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二、本課程學費不含教材費 (此課程 指定課本與創作媒材需自備)

三、此為(►線上直播)課程修習時數需滿課程總時數4/5使得頒發文大推廣部結業證書

四、課程使用 GoogleMeet 會議軟體

五、包班、量身定做課程:

1. 歡迎機關團體包班在貴單位、或本校上課

2. 歡迎機關團體量身定做您需要的課程

 

課程洽詢:02-2700-5858  #1(文大服務櫃台)  #8616 (10:00-19:00 陳先生)

優惠辦法
※線上購課享95折
※文大推廣之舊生 與 兩人以上同報可享9折 (此方案僅適用電話購課、臨櫃繳費方式)。
※JCA會員享8折 (此會員專案僅至2024/9/30日止,報名請來電洽詢)。
suit
適合對象
1. 想練習陪伴的非助人工作者

2. 追尋成長的專業助人工作者

3. 想完成三軌課程且通過認證考試者

4. 心理健康相關工作者;社區藝術陪伴工作者;藝術教育工作者

5. 對自我照顧有心得者

6. 對本課程內涵有興趣的一般成人
remark
其他備註
*退費辦法
1.本校因故未能開班上課,全額退還已繳費用。
2.已辦理轉班、轉讓後不得要求退費。
3.學員完成報名繳費後因個人因素無法上課,依下列標準退費:
(1)學員自報名繳費後至開課日前退費者,退還已繳學費之九成。
(2)自開課日起未逾全期三分之一者,退還已繳學費之半數。
(3)開班上課時間已逾全期三分之一申請退費者,不予退還。
【為鼓勵學員跨界學習,本課程包含本校專兼任師資錄製之加值課數位課程;免費講座、說明會、委訓課程除外。】
【以上師資、課程內容、時間及場地等,本單位保留變更之權利。】
【額滿停招課程如欲申請候補資格,請於諮詢功能中留下聯絡資料。】
相關照片
+1
你可能會喜歡...
*優惠方式僅能擇一享有
優惠資訊
優惠方案 價格 說明
線上優惠價 NT$17,100 即日起,只要您在線上購買此課程,即可享受此優惠價格。
原價 NT$18,000 原價
其他備註
*合乎結業標準者(缺課未超過課程總時數1/5),本研習核發文大推廣部研習結業證書。部分課程不適用。(例如:6小時以下課程或講座)
*未領證書協助保管期限從結業日起算,最多保留兩年的時間,如期限過後想要補領取,請自行至建國本部一樓櫃台繳交100元補印證書。
*持身心障礙者手冊,憑手冊報名本部終身學習課程,享有該課程當期學費之最低價優惠
*報名方式:現場繳費、ATM轉帳、電話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