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跳脫標準答案,學習提問、檢視、分析、推理與歸納的邏輯思考方式,進而與全球關注的人道議題連結,打造觀看世界的多元角度,開啟孩子未來新樣貌!
▲法國哲學大師奧斯卡.柏尼菲獨家授權
▲褚士瑩親自帶領孩子,用五天激發孩子的思維能力!
教學內容
☀ 6/15前報名早鳥優惠立省$3760-好評優惠延長~6/20前報名立省$3760
☎ 諮詢專線:(02)27005858分機1,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
—從「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開始,
別急著給答案! 讓孩子跳脫框架、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你知道嗎? 法國人三歲就上哲學課,法國中小學很少考選擇題。
因為大人的標準答案可能教出「缺少思考」的孩子。
★但,沒有標準答案就是思辨與邏輯嗎?就是會思考?
很抱歉,答案不一定是YES。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把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歸類在技巧(Skills)
而不是知識(knowledge)或與態度(attitude),
表示這是有方有法、可以學習的。是的,思考是可以學習的。
●Oscar Brenifier 奧斯卡柏尼菲
法國兒童哲學教父、出版的哲學兒童叢書風靡全球25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哲學顧問。
自1994年起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在世界各地成立哲學工作坊,
推廣「成人」和「兒童」的思考訓練課程。
在世界各的工作坊現場,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況:
「你喜歡問問題嗎?」「問題讓你感到麻煩嗎?」「你為什麼不喜歡麻煩?」
「問題是不是讓你去想?」「因為別人贊成你就跟著贊成,你是不是跟屁蟲?」
長得像聖誕老公公的Oscar大叔,彷彿有問不完的問題,
讓台下的小朋友一刻都不能偷懶,腦筋得一直轉啊轉個不停。
★Oscar Brenifier說,思考從【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開始。★
從兒童的觀點和經驗出發,而不同的思考方式創造反差,
練習用不一樣的角度理解事情、開始覺察自我。思辨與對話,成為獨立思考的起點。
●「奧斯卡‧柏尼菲邏輯思考夏令營」,
由Oscar Brenifier在法國親自訓練的哲學諮商師、知名作家褚士瑩親自授課,
一起帶領孩子從「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開始,透過「活動和遊戲」的生動方式,
認識「邏輯辯證(dialectical thinking)」的技巧,
練習如何應用「提問-邏輯分析-推論」的方法,開啟一扇通往思考世界的大門!
●您的孩子將在這個營隊裡面經驗這些:
◎蘇格拉底式的提問及對話:
用連續問答、反問追問等方式,引導孩子邏輯思考、多角度質疑、及發散式思維。
◎從兒童的觀點和經驗出發,設定每日探討主題,引發學習興趣:包含
*「知道是什麼?」、
*「為什麼要上學?」、
*「為什麼你會愛我?」、
*「為什麼我會存在?」、
*「人生可不可以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搭配每日主題,設計延伸活動,讓孩子從體驗中深度思考,
同時建立多元角度的世界觀。
不須過分憂慮答案,把問題當作有趣的事情!
----------------課程內容----------------------
DAY 1
【今天的主題:知道是什麼?】
▲今天的目標:認識邏輯辯證技巧,培養推理的能力
●活動一:從「大小剛好的鞋子」學法國式的思考
◆為什麼夾腳拖應該比腳丫子大一點才叫做剛好?
一樣大、或是小一點,不可能剛好嗎?
褚士瑩從他收錄在小學五年級國語課本的「大小剛好的鞋子」這個主題切入,
認識「邏輯辯證(dialectical thinking)」的技巧,
練習如何把「提問-邏輯分析-推論」的習慣應用在日常生活的問題中,
學習整理自己的想法,並且清楚的表達。
●活動二:你的微笑是什麼顏色的呢?
◆誰和我們一起看世界:
我們邀請表演藝術團隊公關許芳宜和視障朋友,讓孩子透過口述影像的方式,重新思考「知道」的定義。
◆視障口述影像:
是一種透過口語或文字敘述,將視障者無法接收的影像訊息轉換成言辭符號,
讓視障者也能克服視覺障礙,協助他們克服生活、學習和就業環境中各種影像障礙的服務。
簡單地說,口述影像就是把「看見」的「說」出來,可能是電影畫面,也可能是舞蹈。
以電影為例,口述影像便是在不干擾正常節目的聲音訊息和對白的情況下,
將影片中的視覺成分,如顏色、空間布景、場景、人物表情、動作等用語言加以解釋與描述的技術。
◆我們將在這個活動中邀請舞蹈家與視障者來到現場,
讓孩子分組練習描述舞蹈及動作,由現場的視障者決定是否能夠「知道」孩子們的描述,
讓孩子重新思考「知道」的定義。
★對談者:表演藝術團隊公關 /許芳宜
DAY 2
【今天的主題:為什麼要上學?】
▲今天的目標:認識蘇格拉底「提問的藝術」,培養提問的能力
●活動一:「為什麼我要上學?」
◆「為什麼我要上學?」用說故事的方式作為引導,分組討論的形式,
幫助學生思考學校存在的意義,以及上學真正的意義。
◆ 要如何想「上學」這件事?
奧斯卡柏尼菲,在「為什麼我要上學?」這本兒童哲學繪本裡,
用說故事的方式點出了有幾個值得大人關注的面向。
比如說,有些在學校的老師,總是只對課程進度感到興趣,
至於孩子的腦子裡在想什麼,並不想知道。
如果孩子不斷發問的話,就會影響上課進度,讓老師生氣。
表面上,上學「趕進度」好像有道理,但再想想,學校的主體,
究竟應該是「老師」還是「學生」?也就是說,學校是為了誰而存在的?
◆ 我們是為了讓老師教他想要教的,所以才讓孩子去學校?
還是為了孩子能夠思考他們想要知道的事物,才有學校跟老師?孩子又怎麼想呢?
●活動二:為什麼會有貧窮與飢餓?
◆誰和我們一起看世界:
如果連飯都沒得吃了,我們還應該上學嗎?
我們邀請著名的街頭公益運動發起社會企業「人生百味」和無家者,
透過和無家者面對的對話,重新思考「自我價值」的定義。
◆你有沒有想過,貧窮是怎麼來的,又會到哪裡去?
由三個年輕人發起的「人生百味」,
他們關心在路上撿資源回收的阿公阿嬤、無家可歸的街友、
坐在繁華鬧區街頭兜售口香糖的人,試?將同情心轉換成具體的力量,
延續社會大眾對弱勢族群的支持。
◆透過「人生百味」接觸無家者前,我們和大部分人一樣稱他們為流浪漢、遊民、街友...,
在Google上搜尋街友會跟著出現犯罪、殺人等字眼,
我們可能認為他們是一群不事生產的邊緣者。
但「人生百味」拆解了這些人身上的tag(標籤)或者稱為元素,
您會發現超過七成以上的無家者是有工作的,
您會發現無家者很多的標籤可能在你我身上都有,這可能和我們既有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
每一個無家者,都是一段故事。
★對談者:人生百味
DAY 3
【今天的主題:為什麼你會愛我?】
▲今天的目標:學習如何「問題化(problematization)」,培養分析的能力
●活動一:「為什麼你會愛我?」
◆「愛」這件似乎極為抽項的概念。
父母跟孩子之間一定要相愛嗎?愛應該是一種身份帶來的義務嗎?
我們常說「警察是人民的保母」,但警察脫掉制服下班以後,
如果在路上看到壞人正在欺負好人,他還應不應該保護好人呢?
還是警察只有穿著制服的時候,才是警察呢?
如果這個壞人,剛好是警察的兒子,那麼這個下班的警察,
應該要扮演爸爸的角色,愛自己的兒子,
還是應該要扮演警察的角色,愛人民呢?
●活動二:為什麼會有國際衝突?
◆誰和我們一起看世界:
1960年代緬甸發生大規模排華事件,讓當時許多緬甸華僑離開緬甸,
其中有一部份的人來到南勢角,開起緬甸風味的餐廳、雜貨店。
如同許多移民聚落的群聚效應,南勢角逐漸成為台灣緬甸華僑移民落腳之處。
這裡也是2013年遠見雜誌選出的「平民英雄百人榜」的「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所在地,
我們將邀請他與孩子分享這些緬甸華僑的生命經驗,
透過對話與討論,重新思考「愛」的定義。
◆我們都說戰爭是仇恨造成的,但是由愛組成的家庭,難道就不會有衝突嗎?
衝突一定是不好的嗎?有沒有可能衝突是一件好事呢?
◆和平真的比較好嗎?
◆新北市中和區的南勢角,是緬甸華人在台灣的聚集區,也是「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的所在地。
這家店常常高朋滿座、人聲鼎沸,各種膚色人種都有。不知情者以為是咖啡廳,
其實它是一間專為新移民開設的東南亞主題書店,
店內有著印尼、越南、泰國、柬埔寨等多國書籍,不賣書、只借書。
如果你要把這些書帶回家,必須「原價借出(不打折)」,但是還書時,則可領回原價。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承載的是一個基於「相互理解」有尊嚴的二手書。
★對談者:緬甸華僑.南勢角緬甸華僑聚落文化工作者/ 楊萬利
DAY 4
【今天的主題:為什麼我會存在?】
▲今天的目標:學習「論證(argumentation)」,培養檢視的能力
●活動一:「為什麼我會存在?」
◆「存在是什麼?」從「木偶奇遇記」的童話故事開始,
木偶皮諾丘(Pinocchio)的形體是「被」老木匠蓋比特(Geppetto)所雕刻出來的,
生命則是一位藍色的仙子賦予的,但是皮諾丘忘記一件事,那就是仙子同時告訴他,
如果能證明自己「勇敢、誠實和無私」,
才能變成「真正的」小男孩,所以真正的存在,不能只是形體,必須是一種「價值」,
而這價值只有自己能夠給自己。
就算沒有變成「真正的」小男孩,作為一個木偶,難道皮諾丘對於老木匠來說就不存在嗎?
這麼一想,就不難明白存在的意義,不會只有一個標準答案。
●活動二:為什麼會有難民與移民?
◆誰和我們一起看世界:
我們邀請打造專屬移工的全方位教育平台「移工人生學校」的「One-Forty」的創辦人和移工,
透過和創辦人與移工面對的對話,重新思考「存在」的定義。
◆由一群不到30歲的青年所組成的非營利組織「One-Forty」,成立短短一年,
從開辦第一堂移工課程開始,如今已是台灣少數同時專注在移工培力、移工文化交流的NPO。
◆One-Forty希望改變臺灣人看待移工議題的方式,不被媒體的報導侷限對於移工的印象,
因為移工跟我們一樣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也有有趣、可愛的性格、感動的故事,讓大家覺得移工議題是很平易近人、很貼近生活、且重要的。
◆和其他耕耘移工議題的NGO/NPO不同,One-Forty不上街頭,不走傳統的社運路線。
除了移工在台灣承受的壓迫之外,One-Forty看到的,
是台灣的工作及生活結束後,移工回鄉後的人生如何前進。
★對談者:One-Forty 創辦人 / 陳凱翔 與 東南亞移工一起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
DAY 5
【今天的主題:人生可不可以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今天的目標:學習如何應用「反思(reflection)」,培養歸納的能力
●活動一:「人生可不可以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從莊子「逍遙遊」的故事中討論一個人可不可以像做什麼,就做什麼。
故事當中,惠子對莊子說:
「我有一棵大樹,人家都叫它臭椿樹。它的樹幹臃腫而不合墨線,它的小枝彎曲而不合規矩,
長在路邊,木匠也不會留意。(這樹就像)現在你的言論,大而無用,大家都會離棄啊。」
但是莊子回答說:
「你難道沒見過野貓和黃鼠狼嗎?牠們卑伏身子,等待出遊的小動物;
東跳西躍,不避高低,往往踏中機關,死於網中。
再看看那耗牛,身體大得像天邊的雲,牠本領很大,但卻連捕鼠也不能。
現在你有這麼一棵大樹,還愁它沒有用處,為何不把它種在寬曠無人的鄉間、廣闊無邊的原野,寫意無憂地在樹旁閒逛,優游自得地在樹下躺臥?它不會受斧頭砍伐,又沒有東西來毀害它,
沒有用處,又有甚麼困苦呢?」
◆「人生可不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如果你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可以」的話,
你可能就是一個謹慎的人。
但是你真的說得出,為什麼我們要謹慎嗎?什麼事情都謹慎小心,步步為營,真的比較為所欲為好嗎?
●活動二:為什麼會有種族歧視與偏見?
◆誰和我們一起看世界:
我們邀請在台的非洲籍朋友,透過和他們面對的對話,重新思考「限制與自由」。
◆黑人牙膏,一個幾十年的老品牌,伴隨著大人小孩的成長。
對我們來說,它只是個牙膏名字,並不會去多想有什麼其他含意,甚至覺得這名字取得很好笑。
但是,表面上看來毫無殺傷力的品牌名稱,實際上,在很多人眼裡,卻帶有點種族歧視的意味。
我們透過分組親自訪談在台灣的非洲裔朋友,重新思考「種族偏見與歧視」。
◆刻板印象常常是我們對應和我們不一樣的人常出現的狀況。
◆他真的跟我們不一樣嗎?你是不是真的知道他是誰?他為什麼變成現在的他?他有夢想嗎?
如果可以改變他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優惠辦法
▶ 夏令營原價 $18,800
▶ 6/1-6/15前早鳥享八折優惠 $15,040-好評延長至6/20
▶ 二人同報享七五折優惠 $14,100
▶ 三人同報享七折優惠 $13,160
▶ 線上報名(任一時段)享九折優惠 $16,920
----------------------------------------------------
☎ 報名/諮詢專線:(02)27005858分機1,將有專人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