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中醫健康管理」是對健康及亞健康人群的身心靈平衡狀態、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進行全面的評估,透過中醫的「全人醫學概念」,提供針對個人化醫療為主軸的「自然醫學」健康指導與服務,課程的目的在於實現個體及群體層面的健康提升。
面對全球化發展的挑戰,傳統醫療服務模式已不足以滿足當前的需求。透過整合中西醫學,實施中醫體質辨證;運用中醫十二經絡檢測分析、自律神經(HRV)心理評估及中醫AI診斷智慧屏的儀器操作實務課程,結合中醫全人醫療、中醫AI 輔助診斷系統、新式針具的耳穴貼壓、中醫經絡保健以及全面的身心健康管理,培養後疫情時代中醫健康管理的關鍵能力,讓完訓的學員取得結業證書外更能成為專業醫療人員與親友、客戶間的健康「溝通橋樑」,建構起與醫療人員和健康產業專家們的連結,因此,結合科學化儀器分析和中醫整合式服務的「中醫健康管理」將會是未來醫療保健市場的元宇宙。
⭐課程特色:
✅掌握中醫健康管理及臨床服務相關資源。
由專業的臨床中醫師講授課程,結合教學醫院及中臨床服務的經驗,針對民眾需求提供完善且適切的醫療服務。
✅全部課程由專業的臨床中醫師授課。
本課程師資群由教學醫院臨床中醫師及醫學中心主任級中醫師等聯合授課,課程內容縱貫中醫相關領域,網羅最新的中醫治療知識,利用淺顯易懂的知識傳輸,讓學習者在短時間就能掌握中醫醫療的各個面向,對未來全域的就業市場具備獨特的競爭力。
✅掌握基礎經絡能量檢測設備之儀器操作。
由臨床中醫師手把手教學,完善訓練使用非侵入性的經絡能量檢測設備,並含基礎體質辨證的分析,讓受訓學員於居家或未來的職場上(養生會館、坐月子中心、體適能醫館、健康促進中心等)可幫助身邊的家人及朋友或客戶辨別個人的體質趨勢,以提供完善的中醫健康管理及方便後續中醫治療的介入。
✅相關機構推薦就業之首選條件。
學員符合資格後可於瀚威醫療體系及其相關健康促進機構求職時可具備優先錄取之資格並提供就業推薦。
📌快速報名 https://scepayment.sce.pccu.edu.tw/SCEGroupWeb/#/StuSignUp/34c3e7faa2
⭐課程時間:
1. 上課日期:6/8、6/15、6/22、6/29 (週日班)
2. 課程費用15000元(包含學費、教材費、發證費)
3. 全程參與課程出席率達標將頒發「中華亞健康協會」研習結業證書
⭐課程內容:
-中醫基礎理論-
一.中醫基礎學之生活應用
1.中醫理論發展
2.陰陽學說
3.五行學說
二.臟象學說之生活應用
1.五臟生理功能
2.六腑生理功能
3.臟腑之間關係
三.氣血津液
1.氣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
2.血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
3.津液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
4.氣、血、津液的相互關係
四.病因、病機
1.六淫致病、七情內傷、外傷、不內外因
2.邪正盛衰、陰陽失調
3.氣血失調、津液代謝
五.診斷:八綱辨證、中醫四診
1.八綱辨證簡述
2.望診:整體/局部/舌診
3.聞診:聲音/氣味
4.問診:十問
5.切診:脈診/按診
六.十二經絡循行與應用
1.經絡的基本概念
2.十二經脈的介紹與相互關係
3.經絡的生理功能
-中醫健康管理-
一. 針法與重要穴位
1.針灸刺法與手法介紹
2.十二經脈中重要穴道與其主治
3.穴位與生活(按壓手法)
4.實作 十二經脈中重要穴道的取穴/穴道按壓手法
二.中醫美容減重、埋線、美顏針
1.中醫減重理論與方法
2.中醫埋線理論與操作
3.顏面針灸理論與應用
三.醫療倫理與醫病溝通
1.常見的醫學倫理議題
2.新興醫療科技的倫理
3.醫病關係的溝通藝術
四.體質分類
1.何謂體質?
2.三大體質:陽虛質、陰虛質、痰瘀質
3.體質學說的應用評估
4.中醫體質量表實作
-中醫養生面面觀-
一.中藥
1.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分類說明
2.中藥歸經的意義
3.中藥之常見配伍原則與禁忌
二.藥材種類
1.中藥材來源種類介紹
2.中藥材炮製方法介紹
3.中藥方劑劑型介紹
三. 治則與常見藥物
1.扶正與祛邪的概念與運用
2.常用藥物類型與實際應用舉例
四. 自我保健與食療養生
1.未病先防的防治原則
2.台灣常見疾病之預防養生
3.各體質適用的茶飲介紹
4.實作 辨認藥材與茶飲製作
五. 各體質適用養生藥膳與茶飲
六.實作 八段錦教學與練習
-中醫實務與科技中醫-
一.台灣健保中醫分科與制度
1.台灣中醫分科現況
2.台灣健保制度下的中醫
3.中醫各科治療疾病的種類
二.中醫急重症與慢性病照護
1.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整合方案
2.中醫各項試辦計畫(含腦血管疾病、顱腦損傷、脊髓損傷、呼吸困難)
3.中醫慢性腎臟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
4.中醫急症處置計畫
三. 傷科評估與基礎手法操作
1.中醫傷科傷勢評估 實作 中醫傷科常用手法
2.刮痧、拔罐、灸法理論與操作手法
3.小針刀介紹與應用
4.各種特殊針法簡介
四. HRV、十二經絡能量儀、望診儀、雷射針灸、儀器操作
1.心率變異分析儀的使用與數據分析
2.十二經絡能量儀的使用與數據分析
3.望診及脈診儀的介紹與應用
4.雷射針灸理論與應用
5.實作 儀器操作教學與實際演練(HRV/經絡能量儀/四診儀)
五.中醫AI診斷系統、課程統整
1. 中醫雲端健康照護系統簡介
2. AI 於中醫臨床診斷之應用